当前位置:首页 > 德清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

admin9个月前 (09-28)德清产业信息22

  湖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枕太湖,是上海都市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湖州经济发达,生态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以及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莫干山高新区)位于湖州市德清县,成立于1993年,是浙江省首批省级开发区,并于201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前身为浙江德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15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建区以来,莫干山高新区深入实践“德清模式”,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截止目前,高新区集聚规模以上企业597家,其中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72家,上市企业7家。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其中企业技改投入60亿元,财政收入53.4亿元,综合实力连续3年进入浙江省“十强”行列。

  2010年8月,莫干山高新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启动实施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通过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规划,理顺强化管理体制及出台扶持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前期工作,2011年3月已将申报材料逐级申报至科技部。特别是2012年5月,莫干山高新区顺利接受科技部领导、专家的实地考评,并对照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扎实推进“以升促建”工作。

  二、 莫干山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成效

  经过四年多来的“以升促建”,莫干山高新区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受益匪浅、成效明显。

  1. “德清模式”不断深化。2011年12月科技部批准德清科创园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2年8月经批准建立浙江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2013年6月完成首期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并投入运行,2014年2月成为全省首批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2014年12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县和省创新型试点城市。此外,还成立了全省首家科技担保公司、首家科技小贷公司及首家县域金融科技支行。截止目前,莫干山高新区现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72家,省科技型企业136家;国家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50个,已引进人才“国千”2人,“省千”9人。2013年以来完成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9项,其中国家级28项,完成专利申请731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12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德清模式”的成功实践,使高新区无论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还是科技企业孵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和科技服务体制创新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进一步诠释和深化了“德清模式”的发展。2014年11月22日,由科技日报、德清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德清模式”30周年发展论坛,使我们深感再一次历史性地承担起新的改革探索的重大使命。

  2.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在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几年来我们积极引进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勃发,生物医药产业渐入佳境,通用航空产业态势良好。2011年5月,与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在高新区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规划面积1970亩。自2012年5月24日开工建设以来,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形成完整的地理信息产业链”的建设发展目标,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22.8亿元,建设1740亩,30幢产业大楼相继开工建设,已成功引进微软(中国)、北京国遥、山东正元、中测新图、天下图等各类企业50余家,总投资66.8亿元。同时,浙江大学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博士后工作站、浙江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技术重点实验研发中心、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德清分中心、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欧亚科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中欧感知城市创新实验室、国遥生态遥感联合创新中心、航空遥感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相继落户。此外,国家遥感中心东南分中心正积极筹备中,联合国地理信息论坛永久会址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

  3.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初见成效。2013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全国蕞大的农村金融后台浙江省农信联社后台服务基地即将竣工;浙江省工商银行后台业务处理中心、信用卡信息中心及银行卡收单中心等一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相继落户并投入运营;总投资8.78亿元的省金融培训中心也正在建设之中。与此同时,投资20亿元的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微软(中国)公司投资建设的淡竹软件园相继落户高新区,也将为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提供保障。

  4.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截至目前,莫干山高新区已经有500余家企业与国内外150多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已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计算所、武汉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成果转化中心。2014年,武汉大学在德清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共享武汉大学60个公共技术平台资源,与欧亚科学院合作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院士专家指导产业发展;与河北联合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共建毕业生实践基地,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2014年11月22日浙江工业大学与德清县人民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确定在高新区新建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占地1000亩,总投资22.5亿元,以及共同建立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园,双方将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对接,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努力把德清校区打造成为“浙北硅谷”。

  当然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对照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我们还有许多不够的方面,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引进战略型大企业大集团还没有突破,产城融合还不够全面深入等,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以升促建”工作中加以努力和改善。

  莫干山高新区未来的发展,将以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进一步搭建科研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大做强高新产业,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探索科技改革试点,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努力把地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1.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进一步拓展招商视野,重点瞄准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和应用两大环节,着力引进一批软件研发、信息导航等方面的高端项目,力争高德、腾讯和四维图新、杭州中科微等地理信息应用领域的企业于今年成功落户,同时积极与航天科工、航天集团、中航工业、中咨集团等大型央企对接,努力引进和参与国家北斗重大战略工程建设,做大做强产业。特别是要充分依托国家遥感中心建立东南分中心这个平台,积极参与国家“曦和”计划,进一步做长产业链,做强做大地理信息产业,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努力把莫干山高新区地理信息产业园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南园”。

  2.继续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深化“德清模式”。继续鼓励高新区原有企业和产业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技术、创新研发优势,建立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提高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今年将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合作,力争将亚洲唯一的“微波特性测量与仿真成像科学实验平台”落户高新区,与北京环球星云遥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进德清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同时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也将正式开工建设。此外,我们将积极探索技术产权交易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等工作,希望能得到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通过努力,要把莫干山高新区建设成为“德清模式”创新实践的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验区,新业态发展的先行区。

  3.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高新区升级工作。莫干山高新区自2010年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时间长、困难多,但我们认为四年多来的“以升促建”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对照全国特别是杭甬、苏南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我们倍感压力但同时更具动力,希望能尽早打造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愿太湖不再“倾斜”,杭嘉湖平原不能“塌陷”。一是举全市之力建设高新区。根据发展需要,原浙江德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报科技部,同时由湖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实行管理,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二是结合德清县作为全国33个调整实施部分法律规定试点县和浙江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在规划、审批、土地等方面给予高新区市县级权限,部分项目享受省级审批权限,为项目引进及高新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进一步完善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并出台促进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从发展空间、资源配置、财力保障、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以推进高新区“以升促建”取得更大的成效。

  总之,在科技部及省委省政府、省科技厅及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莫干山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恳请各级领导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莫干山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坚信莫干山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定不负众望,不断深化“德清模式”,以升促建,努力把莫干山高新区打造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验区和示范区。

  首届“介堪·去疾杯”全国泰顺石篆刻大赛征稿启事

  【网络媒体走转改】聚力侨乡优势 青田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开创新格局

  如今,青田县政府拨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养鱼种稻,此外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青田稻鱼米生产流程被重构,提前汇集订...

  今日惊蛰 冷空气杀到 阴雨卷土重来

  骤然升温后,冷空气已蓄势待发。气温犹如过山车,...

  天空放晴,太阳下山之际,天空露出了形状各异、色...

  “小候鸟”依依惜别“双新小候鸟驿站”

  【专题】浙江城镇实干出新 见证榜样力量

  【专题】2016,我被浙座刷屏

  科技创新驱动 植保无人机“腾飞”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调研智慧岛、科创园区建设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调研智慧岛、科创园区建设

  4月25日,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深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陕州区、湖滨区等地,调研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创新创业、疫情防控等工作。   市委常委、秘书长郭鸿勋,副市长庆志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梁维等参加调研。   刘南昌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的智慧岛建设现场,实地踏勘地形地貌,详细了解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布局、资金...

余杭仓前街道:争当区域经济主力军助推美丽城镇产业美

余杭仓前街道:争当区域经济主力军助推美丽城镇产业美

  浙江在线日讯(通讯员 姚婷婷)6月30日,余杭区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2020梦想小镇法国日系列活动暨“法国村”开工典礼,意味着余杭区在探索深化国际人才合作方面再迈新步。   近年来,余杭仓前街道的楼宇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力军,成为美丽城镇的助推器。以“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三服务”、“亲情直通车”为载体,全方面服务...

园区新闻浙江省慈溪市副市长李生勇莅临清控科创(宁波)创新基地考察调研

园区新闻浙江省慈溪市副市长李生勇莅临清控科创(宁波)创新基地考察调研

  9月26日,浙江省慈溪市副市长李生勇莅临清控科创(宁波)创新基地考察调研。慈溪市环创中心主任房伟迪、办公室副主任杨星星陪同调研。清控科创(宁波)创新基地总经理孙士兴、副总经理赵静接待到访领导。   李生勇参观了清控科创(宁波)创新基地科技展馆、科创商务会议中心、众创空间,详细了解了清控科创集团和基地目前的运营情况,并重点关注了入孵企业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地中海装修风格介绍?地中海装修风格注意事项?

地中海装修风格介绍?地中海装修风格注意事项?

  0$地中海装修风格介绍?地中海装修风格注意事项?-房天下$关于装修风格据小编的了解地中海风格也是近来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类型,它的的特点是明亮、色彩丰富、简单、有明显特色。借今天这个机会就由小编来为您介绍一下关于地中海装修风格介绍,地中海装修风格注意事项。zhishi/jiaju/qg_454597.html?from=ask$   地中海装修风格介绍?地中海装修风格...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

  近日,垠坤科创生态服务体系正式发布。该体系包含3大维度14类细分服务领域,为切实服务科创企业发展、规范高品质载体标准提出了全新思路。   垠坤集团执行总裁沈萌萌介绍到:“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产业链生态,也包括服务和跨行业的生态,后者正变得愈加重要。未来产业园区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园区搭建的生态系统决定了所服务企业的发展速度。垠坤服务过超万家企业,看到了中国...

御桥金色中环项目御桥科创园

御桥金色中环项目御桥科创园

  项目简介 –金色中环发展带发展规划   金色中环规划是浦东落实“五大倍增行动”计划,实现“2万亿”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   主要聚焦“3+5”重点地区,即前滩中央活动区和张江副中心、金桥副中心3个中心区,以及沪东船厂、张江集电港、御桥区域、新杨思地块(高青区域)和筠溪小镇(三林区域)5个潜力地区建设。   产城融合示范区域内将集...

德清@绿城凤栖桃源售楼处电线小时售楼中心!

德清@绿城凤栖桃源售楼处电线小时售楼中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德清#@绿城凤栖桃源售楼处电线小时售楼中心!   德清——绿城·凤栖桃源。院墅和叠墅,总价500万起。   ◎现在处于疫情期间,看房需提前预约,到售楼处请戴好口罩,做好疫情防护,谢谢配合◎   绿城·凤...

德清“以园聚企”推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德清“以园聚企”推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位于德清县的雷甸科技园,近段时间时不时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客户咨询入驻信息。凭借智能制造、智能网络汽车核心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的集聚优势,该园区已成为全县首个乡镇级科技园。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企业引进+孵化服务+物业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今都选择了入园发展。   为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的规范管理,近年来德清县持续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