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蕞新全省134个开发区(园区)详细名单!
5月18日,浙江省正式发布全省2021年版开发区(园区)名单湖州智慧园区,全省共有134个开发区(园区)。 招商引资内参评选细则供您参考。
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名录(2021年版)
1、杭州钱塘新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综合保税区)
3.杭州钱塘智慧城信息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园(筹)
4.杭州智网谷高新技术产业园(筹建中)
5.杭州紫金港数字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园(杭州紫金港科技城)
6.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
7.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高新技术产业园)
9.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
10.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
12.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富阳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园【筹建】)
13.杭州青山湖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
17.建德功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
18、宁波前湾新区(中意宁波生态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前湾综合保税区)
19、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宁波梅山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地区)
20.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波新材料科技城)
24. 宁波江北光电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
27.浙江宁波明州经济开发区(筹)
33.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筹)
35.浙江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
36.浙江象山经济开发区(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开发示范区)
37.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象山渔港经济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38.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9.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开发示范区(温州综合保税区)
40.浙江省鹿城经济开发区(筹)(浙江省温州市鹿城轻工园区)
42.浙江乐清湾临港经济开发区(筹)(浙江乐清工业园区)
43.浙江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智能电器高新技术产业园)
44.瑞安市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园(筹建中)
45.浙江省瑞安市经济开发区(瑞安市智能成套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
46.浙江省永嘉经济开发区(永嘉系统工艺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48.浙江省平阳经济开发区(平阳智能装备制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50.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浙江苍南工业园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
52、湖州南太湖新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
53.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筹])
54.浙江吴兴经济开发区(浙江中韩[吴兴]产业合作园区)
55.湖州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
57.南浔智能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园
58.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0.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兴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
61.浙江安吉经济开发区(浙澳[安吉]经贸合作区、安吉绿色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
62.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嘉兴国际商务区)
63.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综合保税区)
64.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南湖经济开发区嘉兴科技城)
65、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秀洲经济开发区嘉兴现代物流园)
66.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
67.嘉善通讯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
68.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先进装备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区)
70.浙江海盐经济开发区(海盐核电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园)
72.浙江海宁经济开发区(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
75.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针织产业园)
76.绍兴滨海新区(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综合保税区)
77.杭绍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筹)
78.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绍兴柯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79.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虞高新技术产业园)
80.浙江省上虞曹娥江经济开发区(筹)
82. 诸暨市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
83.浙江省嵊州经济开发区(嵊州高新技术产业园)
84.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新昌经济开发区)
86.金华市金义新区(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金义综合保税区)
89. 兰溪市功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
90.浙江省东阳市经济开发区(浙江省东阳市横店电子产业园、东阳市磁电高新技术产业园)
92.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
93.义乌自由贸易开发区(筹)(义乌综合保税区)
95.永康市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
98.浙江磐安经济开发区(筹)(浙江磐安工业园区、浙江金盘扶贫经济开发区)
99.衢州智能制造新城(筹)(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省衢江经济开发区)
100.浙江衢州智慧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筹)
101.浙江省龙游经济开发区(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
102.浙江江山经济开发区(江山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
103.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浙江常山工业园区)
104.浙江开化经济开发区(浙江开化工业园区)
105.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舟山航空产业园)
107.浙江定海产业园(舟山船舶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
108.浙江普陀经济开发区(浙台[舟山普陀]经贸合作区)
111.台州湾新区(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13.台州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浙江椒江经济开发区【筹建】)
117.温岭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筹)(浙江温岭经济开发区)
118.浙江温岭工业园区(浙江温岭新城经济开发区【筹建】)
119.浙台(玉环)经济贸易合作区
120.浙江玉环经济开发区(玉环现代交通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121.浙江天台经济开发区(天台交通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
124.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宁国家级工业园区)
125.浙江省莲都经济开发区(筹)(浙江丽水工业园区)
128.浙江运河经济开发区(筹)(浙江运河工业园)
129.浙江清远经济开发区(筹)(浙江清远工业园区)
131.利津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
132.浙江遂昌经济开发区(筹)(浙江遂昌工业园区)
133.浙江松阳经济开发区(筹)(浙江省松阳工业园区)
8月19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功能支撑 产业生态引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精准优化调整的产业生态圈成都的产业功能。 区名录方面,经过优化调整,成都确定了12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首批58个,战略储备8个)。
据悉,此次成都优化调整旨在解决传统园区建设和管理面临的产业集群不集群、规模不经济、产城分离、职住不平衡等突出问题。 ,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持续发展。
在本次优化调整中,成都围绕支撑构建现代开放型产业体系,将全市产业生态圈优化调整至12个。
“一圈一系一链一图”助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作为新成立的产业生态圈,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备受关注。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城市进步的新赛道。” 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打造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是成都市的使命。
具体而言,成都将编制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十四五”规划,紧密结合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谋划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价值链的融合发展。 、供应链发展,明确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培育的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绘制未来产业树和产业全景图。
“我们将借鉴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经验,研究建立‘圈长制’和‘链长制’,实行‘一圈一制、一链一图’,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和相关产业功能区统计监测评价机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引导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制定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政策体系,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细分领域和未来赛道,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精准实用的产业政策体系产业生态圈,增添动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
66个产业功能区中58个首批揭牌
与此同时,成都产业功能区也进行了优化调整。 调整后,全市共有产业功能区66个,目前首批确定58个。 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功能区清单调整保留了适度的战略空间。
成都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宇表示:“我们优化调整产业功能区,着力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整体结构。66个,其中58个目前首批确定的先进制造业功能区32个,占55.2%,现代服务业功能区21个,农业功能区5个,新经济功能区6个,每种形态都有一个产业功能区承载发展。 ”
据介绍,该市已储备8个产业功能区名额,支持具有产业领先能力和基础的区(市)县,继续通过“挂牌挂牌”方式规划新的产业功能区,或通过培育壮大产业社区和科创空间,筹建新的产业功能区,布局发展有潜力的未来产业和未来轨道,吸引全球专业企业参与产业功能区建设。
如何打造精准优化调整后的产业功能区
杨宇说,“我们对标了成渝经济圈极端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定位,认真对标国际国内先行城市,分析权威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数,聚焦13个城市核心功能,为生态圈和功能区目标定位提供方向指引。
在把握科技创新趋势方面,榜单调整优化遵循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布局规律,充分借鉴世界顶尖技术预测对前沿技术和产业热点的研判。和行业咨询机构,以及国内外政府部门,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选择产业方向的重要依据。
在塑造比较竞争优势方面,对发展基础好、未来成长性高、竞争壁垒尚未形成的产业细分领域和未来赛道进行深入研究,规划产业功能区或产业社区。场(轨道)。
与以往产业功能区相比,本次调整优化以集约节约、绿色低碳为导向,产业功能区空间范围“瘦身”。 各功能区规划建设面积原则上不超过50平方公里。 ,瞄准主要细分领域和未来轨道,规划一批约1平方公里的产业社区和科技创新空间进行承载,提升产业集聚度展示,促进产业功能区内涵式发展。
《新华网》、《中国日报》、《人民网》、《中国经济时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
征集奖品 你想要什么样的幸福生活?
征集奖品 你想要什么样的幸福生活? 你说,我们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