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10号线号线直通德清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该站开通后,10号线号线“无缝衔接”。有了这个换乘站,不仅让杭州大城西和城北紧密连接,更是进一步盘活城北生活区与主城区的联系。
从三墩住宅区,到北部软件园上班的通勤族,也不用担心路堵车挤了,可以更轻松的公共出行。
今年2月,杭州地铁10号线首通段(逸盛路—翠柏路)正式开通。
当时,不少住在城西周边,或者在城西上班的居民感叹,就差了一站啊,为什么不直接开到学院路站呢?
“学院路站可以和2号线换乘,对于我们这些住在城南,在城北上班的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这段时间,在橙柿互动App上,有不少网友询问,学院路站究竟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成为换乘站。
学院路站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文二路和学院路交叉口。
同时,在原有A、D、E三个出入口的基础上,新增了B1、B2、C三个出入口。
车站周边有杭州行知小学、翠苑一区、枫华府第等学校和住宅区。
杭州地铁10号线秒,高峰期的发车间隔约6分钟。
学院路站车站为地下三层结构,地下一层是站厅层,地下二层是2号线号线站台层。
也就是说,乘坐2号线到达学院路站后,需要下一层楼梯才能到达10号线的站台进行换乘。
每一个地铁换乘站不仅是一个“交点”,更是城市的“焦点”。
换乘站发挥着中枢作用,将城市板块有机串联在一起,迸发出更多活力。
10号线号线号线换乘,进一步盘活城北生活区与主城区的联系。也让杭州西部和北部,通过90度转弯的轨道,紧密连接在一起。
文女士住在花园岗村,公司在黄龙万科中心,原本都靠着公交144路和15路出行,路上耗时至少需要50分钟。
“特别是夏天,在公交站台等车实在太难熬了。”文女士说,公交车的车次时间很难控制,经常会在站点等待15-20分钟左右,“地铁的班次很有规律,计算好了,几乎不用等。而且地铁站内也不怕晒。大概半小时就能到单位附近。”
“公司到学院路站也不远,大概700多米,走路10分钟。”文女士说,周五一定要到学院路站去打卡。
徐先生住在良渚新城的蔚蓝郡,在北部软件园上班。
虽然有地铁,但是出行还是比较绕。
“10号线号线从杜甫村站上车,在墩祥街站下车,换乘98路去北部软件园。”徐先生说,98路在早晚高峰期,经常挤不上车,要等两三部才能上车。
98路主要服务于亲亲家园、都市水乡、阳光郡、北软板块、桥西板块等地的住宅区,与地铁2号线墩祥街站实现无缝换乘,并连接北部软件园、运河广告产业园、万达广场、北城天地等写字楼,早晚高峰,确实客流比较集中。
2号线杜甫村站-金家渡站换乘4号线号线-祥园路站出站。
别看要换乘两次,可全程只要34分钟,比换乘公交快多了。
“学院路站开通后,我只要在2号线号线,一次换乘就好。我打算周五去试试看,和两次换乘的时间对比一下。”
10号线号线学院路开通后,这条线路就剩下文三路站、黄龙体育中心站尚未开通。
杭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个站点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等取得新进展后将在头部时间告知大家。
在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种,有两条延伸线号线有关。
延伸线号线逸盛路站(不含),终至仁和南站,长约5.8公里,设3座车站;
延伸线号线,起于仁和南站,终至仁和北站,长约5.0公里,设车站3座。
也就是说,10号线在杭州地铁四期规划中,还将直接延伸至仁和北。
据了解,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环评已取得生态环境部批复,批复中,包含了这两条延伸段。不过,目前杭州地铁四期还要根据报批要求,进一步完善上报资料,条件成熟后正式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地铁四期建设规划蕞终获国家批复后将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10号线北延还是可能性很大的,因为和10号线连接的杭德城际铁路已经开始动工。
作为长三角地区“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市域(郊)铁路项目之一,杭德城际铁路项目是构建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州市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支撑大湾区、杭州都市圈战略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骨干线。
项目建成后,南向可实现湖州德清至杭州中心城区60分钟内到达;
为加快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湖州德清片区、打造“轨道上的湖州”跑出更快加速度。目前,杭德线征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千秋广场站、浙工大站、高铁站正如火如荼动工中,接下来体育中心站、区间风井、莫干山高新区站也将全面启动施工。2022年项目主要目标是实现全线开工建设。杭州文教区-德清一线牵
以学院路为核心的城西文教区,是杭州蕞早的大学聚集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州商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学府环聚四周,形成文风甚渐的文教区。
学院路和许多名人有“纠葛”,宋卫平创立绿城之初,1995年头部个办公地点就位于学院路29号杭州文艺大厦;而近日风头正盛的马云更是毕业于学院路上杭师大,其昔日同学也成为近期热门话题。这条道路的神奇之处也远不于此,翻开学院路历史,鲁迅、李叔同、丰子恺、朱自清、潘天寿等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身影。感性的来讲,学院路是杭州走出名人蕞多的一条路,城西文脉中轴地位也日益清晰。富有人文底蕴的城西文教区效应,都足以令学院路熠熠发光。
特别是杭德线沿线的地信小镇站,规划引入未来社区概念,融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交通、服务等场景布局,像社区邻里文化建设、无人驾驶交通接驳系统实践、街区+商业休闲体验消费、中央生态公园乐活、全域数字化治理等,联动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一个创新、生态、数智的高品质未来社区样板。
要发展制造业的杭州,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