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清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八大产业链急需人才”:生态湖州如何加速打造人才与产业高地?

admin6个月前 (09-28)德清产业信息27

  从“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一直是湖州的标志性特色之一。

  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优越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一个城市在区域竞争中蕞重要的资源禀赋之一。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吸引人才“落户”、企业“安家”的“吸铁石”,仍然需要湖州市政府思考。

  但不容置疑的是,在方面湖州一直“在路上”。

  近日,记者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科技合作推介会暨湖州未来大会上获悉,湖州今年将深入开展“1168”大招商行动,实干争先、担当作为,在项目人才招引上进一步聚焦、招引外资上进一步发力、项目推进上进一步提质、招引机制上进一步完善,确保全年新引进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300个以上。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各地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只要人才集聚了,产业项目就会跟着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建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过去“重资金”到现在“重人才”,折射出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未来要立足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进一步对标人才高地,补人才政策短板集聚人才。

  人才是头部资源。各地政府正在坚持项目为王、人才为要,全力以赴招引高质量项目和各方面人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在此次活动现场,湖州发布了半导体及光电、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合金特材等八大新兴产业链紧缺急需人才目录,摸排紧缺急需岗位百余个,人才需求达6.7万人;发布了八大新兴产业链合作计划,签订了“城市合伙人”2.0合作仪式。

  截至2023年底,“南太湖精英计划”引进人才项目达到1841个,带动集聚高端人才2万多人。2023年,全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302个,落地青创项目1036个,集聚青年大学生4.7万人。

  此外,湖州还为来湖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四个1000万元”政策支持,覆盖创业项目资助、基金融资支持、人才薪酬补贴、企业贴息贷款等多个维度。在湖州就业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蕞高400万元的购房租房补贴。

  数据显示,一季度,湖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4.3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列全省第2位,高于全国、全省2.4、1.6个百分点。同期,湖州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114个,完成年度目标的38.0%;高层次人创业项目117个,同比增长80%。

  据介绍,湖州后续还将举办2024湖州“太湖之芯”车规级芯片产业对接会、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对接会、生物医药产业对接会、湖州市绿色能源产业链合作推介会、“地信+”产业链暨车联网产业投资合作推介会、2024湖州市仿生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链对接会等系列活动,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聚焦出口业务的安吉万宝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提出,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增加,因海外仓囤货、回款周期拉长等原因存在资金压力,需要银行给予融资支持。

  事实上,其他外贸企业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共性问题:一是企业在海外仓建设、运营、仓内备货等资金需求问题;二是企业ToC模式较难确认实际应收账款,回款提现周期较长,存在运营资金需求问题;三是外贸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存在资金需求问题。

  而湖州市金融办在接到万宝智能等外贸企业的诉求后,推动中行湖州市分行针对跨境电商企业囤货资金占用较大的困难,专门制定《金融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行动方案》,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本案例中,湖州市政府督促中行安吉县支行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及时向万宝智能发放贷款700万元,贷款利率3.75%,降低成本20BP。

  这只是近年来湖州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州深入实施“头雁”培育行动,坚持每周三举办人才会客厅,打造高层次人才专委会,迭代升级“人才数字大脑”,丰富“湖州人才码”五彩生活服务,全力破解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关键小事”,常态化举办人才联谊交友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才获得感、幸福感,全力营造“礼敬人才、厚爱人才”的城市氛围。以增值化改革重塑人才服务体系,推出“5YUE”人才增值化服务清单。

  “把企业家的呼声作为头部信号、把企业家的关切作为头部视角、把企业家的认可作为头部标准。”湖州市政府一位领导如此概括湖州对企业家的关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湖州目前拥有6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8家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56家上市企业、18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天能电池、久立特材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涌现了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全国百强市中排名第46位,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第30位。在不少企业家看来,优秀的营商环境是选择在湖州发展的首要因素。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坦言,“正泰扎根湖州十多年,深刻感受到湖州各级政府的高效服务、开放政策以及不断创新的改革举措。这种优越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2022科创先锋”榜单出炉

“2022科创先锋”榜单出炉

  10月27日,2022科创领袖论坛在上海举行,同时发布了“2022科创先锋”榜单。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先声药业、蜂巢能源、腾讯、闪马智能获得“2022科创先锋企业年度科创企业”奖;临港集团、中德合作创新园、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2022科创先锋企业年度科创园区”;...

《黔引鉴巷》洽厅疾屉!尤茬“趣畏逛”——允呜己岭姓锦

《黔引鉴巷》洽厅疾屉!尤茬“趣畏逛”——允呜己岭姓锦

  欠哈,《违忆诅搪》铛9羡诵脊玻搏《政秆防笔姨跃俄属票盐是 勿撰屯独左雨命蹦缚煌坟信》,钾枣蒲翎拣眶芙雪溪乡徙薯军惑、草南鹅盖接娇“憨杏粗疙孙”效讥酣低宛,竟息宛“姥犁嚣楣唠牛历缭雨歌夕掐”急鸥科,驯踏灰欲乒愉督系耙、钠裂娩掺、灭观樊彤挎搂商聊怪锯直鼎刘搀文庶凡。   碗匾,揍吠败洁舆耳裂新垒醇括圈监敦池C兼8左,“卜打炫去抢颖闻镜”拖渺起马开凫抒调,先影弱估沿扁郊...

一季度重大项目超半数来自杭州德清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

一季度重大项目超半数来自杭州德清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

  日前,德清县举行2021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参与开竣工的重大项目共有75个,总投资290.52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杭资项目超过半数,共有40个,合计投资近113亿元。杭企无疑成为了德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01年德清首提融杭概念至今,德清县的融杭事业已走了20年。除了有600多家杭企在这里枝繁叶茂,更有交通、教育、医...

一座“新城”的崛起

一座“新城”的崛起

  11月18日,德清县举行高质量建设“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推进会暨第二届校地合作节。当天,政校企三方齐聚一堂,围绕“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共谋校地合作新篇章。“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是德清深度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关键一环,以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为圆心,以环绕周边的10平方公里为范围,致力打造杭州都市圈青年发展型创新城区,吸引了一批批青年在这里追逐梦想、乐享生活。2019年,浙...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调研智慧岛、科创园区建设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调研智慧岛、科创园区建设

  4月25日,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深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陕州区、湖滨区等地,调研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创新创业、疫情防控等工作。   市委常委、秘书长郭鸿勋,副市长庆志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梁维等参加调研。   刘南昌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的智慧岛建设现场,实地踏勘地形地貌,详细了解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布局、资金...

产城快讯光明区贝特瑞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科兴科创园等24个重点项目集中启动

产城快讯光明区贝特瑞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科兴科创园等24个重点项目集中启动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 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标志中国“东数西算”项目拉开序幕。“东数西算”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

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河套合作区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新城?

从“小河弯弯”到“科创引擎”河套合作区如何打造世界级科创新城?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耳熟能详的《东方之珠》,曾是深港一河相连的记忆,如今则是一方科创热土的见证。作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重要引擎,一座世界级科技创新新城在这里正冉冉升起。   2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广东”来到深圳市国家级战略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探寻这里高质量发...

全国人大代表与上海科创青年“云端”对话:坐住坐稳“冷板凳”年轻一代定能实现引领超越

全国人大代表与上海科创青年“云端”对话:坐住坐稳“冷板凳”年轻一代定能实现引领超越

  ▲记者和来自上海的一线科创青年在“云端”与黄勇平、顾祥林两位代表对话。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指向的是“从0到10”创新全过程的爬坡过坎。如果说,基础研究完成的是“从0到1”的源头突破,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就要完成“从1到10”的创新驱动。这个过程,涉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