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清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莫干山研究院:“科创森林”的“生长秘密”

admin9个月前 (09-28)德清产业信息23

  莫干山研究院:“科创森林”的“生长秘密”

  入秋后,“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仍然“热气腾腾”。

  近两年签约落地科技型产业化项目50余个,其中人才创业项目40余个;建成5个高端科研实验室,15个院企联合研发中心,技术合作累计签约金额超7000万元;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余人;多项“卡脖子”技术在这里突破、攻克……位于“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的莫干山研究院,正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人才纷至沓来,书写着校地珠联璧合、双向奔赴的历史新篇。

  “无论是科研环境,还是城市配套都在与杭州接轨,方便我与家人、朋友团聚。”离杭州近、交通便利,是刘羽西博士决定入驻莫干山研究院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8月,刘羽西受聘为莫干山研究院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并加入浙江工业大学方路平教授团队。

  在海外求学、工作的7年间,她从工学领域跨越到理学学科的研究,主攻计算神经学。“方教授的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信号处理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我的专业匹配度很高。”经过进一步洽谈,刘羽西决定与方教授团队合作进行对危急重症的智能监护与针对其的辅助决策临床研究,建设ICU呼吸支持数字化平台,实现机械通气数值和波形数据的连续记录、动态分析和实时预警,减轻人力监测负荷,实现智能化机械通气。

  在莫干山研究院,像刘羽西这样自主培育的高层次人才已有9名。除了交通的“硬联通”,创新的体制机制更是为人才流入提供了契机,其中“双融计划”就相当于为人才们提供了一个“政策特区”。通过打通校地壁垒,科创项目和人才能同时享受学校与地方的政策支持,产生叠加效应。

  “研究院和学校打通了人才双向流动的通道,既能给学者提供科研创新机会,也能提供科研成果就地产业化的资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莫干山研究院执行院长陶鹏介绍,人才归属后,不仅可以选择依托浙工大各地方研究院申报国家和省级引才项目,还能享受地方人才政策和学校科研平台、学术资源。

  杨彬博士是与刘羽西同一批次引进的人才,作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已任职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多肽研究中心负责人。蕞近,他一直在与王鸿教授带领的多糖研究团队研究司美格鲁肽(2型糖尿病治疗用药)的研发,一旦实现量产,将填补国内在此方面的空白。“人才政策以及研究院的保驾护航,对公司团队招募将更有吸引力。”目前,杨博士正在独立招聘研究人员,研究院提供的场地足够他创业初期“小而精”的科研团队使用。

  “地缘之近”变成了“交通之便”,“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作为撬动德清深度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的重要支点,研究院成立之初就以“产业导向、创新赋能、以才育企”为路径,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三大优势产业及“碳中和”、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科技、人才服务,现有激光装备及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海洋药物及药物自组装中心、物联车联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碳中和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其中,激光智能制造中心更是“大有来头”,依托浙江省KP计划、省特级专家等顶尖人才团队打造的校地共建高能级产学研平台,研究院在建设初期就已全面推进人才引育、产业招引、企业服务,力争平台建设与产业落地协同推进。

  9月末,瑶光半导体自研的首批SiC激光退火设备量产下线,标志着瑶光在半导体制程设备领域已经具备产业化、规模化的能力。

  瑶光是康乾街道与莫干山研究院引进的标志性项目之一,项目于今年4月底签约,5月瑶光与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开工,8月启动设备进场,9月首批设备交付,实现了150天内完成项目洽谈到首台套产品交付的德清科创加速度。据陶鹏介绍,瑶光在半导体激光装备的产业方向与研究院的激光智能制造中心高度吻合,这也是研究院为德清培育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的起始点。通过未来五年建设,研究院力争将激光智能制造中心建成激光领域国家级重要平台。

  与此同时,德清地方企业也在爬坡过坎,向上攀登。如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就与激光智能制造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利用激光表面制造、激光热处理、激光再制造等先进激光制造技术,攻克核心技术关,进行工艺、材料和成套装备的研发,共建“中国头部台20MW风电主轴轴承测试平台”。

  横向,引入一批优质科研机构、领军龙头企业,建设更高水平平台;纵向,以掌握的技术向新领域开拓,不断支持本土企业转型升级。从培育产业链的角度做强平台、引入团队,研究院正不断推动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转型。

  在长虹街南侧,23万平方米的莫干山研究院产业创新园将在今年底投入使用,成为“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内的标志性科创园区,与现有园区南北相望。

  以园引企、以服务强企。“园区服务体系包含投资服务、创业智库、政务服务、物业服务、人才服务、市场推广等,落地后有一对一的专人扶持,方便我们了解政府以及园区的扶持政策,还帮我们解决了人才难题。”浙江海斗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弘宁说,作为一家从事海洋仪器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园区贴心细致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初创时期的难题。

  有科研技术产业化的正向转化,有企业出题、平台解题的逆向攻关,还有“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以浙工大莫干山校区、莫干山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创新平台,“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形成了“一校一院一园”的科创布局;由西向东依次布局人才创业园、创新雨林、科创会客厅和枢纽云城,着力打造对青年科创人才具有吸引力的“青青之城”。

  以“一脉一脊三圈”的空间结构为支撑:一脉融城,以金鹅湖公园为主线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绿脉;一脊兴业,聚焦德清大道及工大南侧区域,以科创要素构建超级城脊;三圈聚心,包含德清站枢纽经济圈、浙工大创新经济圈、下渚湖生态经济圈多圈合一,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功能混合生态新城。

  “‘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正全力打造全场景的公共配套和特色化的青年服务,构建青年人才生活圈,从衣食住行到生活娱乐,打造契合青年需求的康乾八坊,把美丽的山水、创新的功能、活力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个科创项目正加速推动落地;一处处科创园区、一幢幢科创高楼拔节生长,百亩“科创森林”枝繁叶茂。战鼓擂响,快马加鞭。如今,站在叩开“科创高地”的门槛上,莫干山研究院冲劲十足,正闯出一片新天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typecontent

typecontent

  常州北部,一座新城正加速崛起——常州高铁新城,从一张白纸着墨,56平方公里“一年打好基础、三年基本成型、五年展现风貌”的精彩蝶变扑面而来。位于核心区的新龙湖,如一块碧玉镶嵌新城。以水为媒,一座未来之城,破土、萌芽、生长,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以湖聚产、以湖兴业、向绿而行,今起,常州高铁新城将推出“湖城一体 三生融合”系列报道,以湖观城,解读“产城人”融合高质量发...

“科创中国”浙江创新基地名单揭晓高新区成功上榜

“科创中国”浙江创新基地名单揭晓高新区成功上榜

  近日,省科协公布了2021“科创中国”浙江创新基地入选名单,湖州莫干山高新区榜上有名,成为全省6家入选省级创新基地的单位之一。   据悉,“科创中国”是由中国科协推出的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平台,旨在发现企业需求价值,构建园区产业链,通过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全省...

【GT园区】项目巡礼|国泰·奥北科技园——科创企业成长加速器

【GT园区】项目巡礼|国泰·奥北科技园——科创企业成长加速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型产业园区更加注重“产业+服务+运营”的发展模式,相比传统写字楼,产业园区能够更高效地发挥要素资源的作用,创造集聚效应,通过资源共享,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入驻产业园区是大势所趋,能够保证企业的高效发展和...

一季度重大项目超半数来自杭州德清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

一季度重大项目超半数来自杭州德清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

  日前,德清县举行2021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参与开竣工的重大项目共有75个,总投资290.52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杭资项目超过半数,共有40个,合计投资近113亿元。杭企无疑成为了德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01年德清首提融杭概念至今,德清县的融杭事业已走了20年。除了有600多家杭企在这里枝繁叶茂,更有交通、教育、医...

一座科创园区里的城市更新实践

一座科创园区里的城市更新实践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天开园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华社天津5月16日电(记者尹思源、王宁)漫步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简称“天开园”)内,年轻身影随处可见,创业热潮如火如荼。   很难想象,这座颇有人气的科创园所在地在一年多前还是一座“荒废广场”,楼宇空置,枯草破窗随处可见。   位于天开园核心区的天开广...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调研智慧岛、科创园区建设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调研智慧岛、科创园区建设

  4月25日,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深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陕州区、湖滨区等地,调研推进智慧岛和科创园区建设、创新创业、疫情防控等工作。   市委常委、秘书长郭鸿勋,副市长庆志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梁维等参加调研。   刘南昌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的智慧岛建设现场,实地踏勘地形地貌,详细了解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布局、资金...

东阳市科技局本周重点工作进展情况(3月27日—3月31日)

东阳市科技局本周重点工作进展情况(3月27日—3月31日)

  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学习朱重烈书记在金华市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楼书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部署推进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楼书记在东阳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观看专题片《榜样7》。   1.开展北京中科老专家技术中心“科技赋能东阳创新行”活动。   2.上大研究院相关问题召开协调会,并按照会议精神开展后续相...

中建智慧谷科创西区项目全面封顶!更多研发总部将落户湘江新区

中建智慧谷科创西区项目全面封顶!更多研发总部将落户湘江新区

  近日,中建智慧谷科创西区项目实现全面封顶,预计今年内完工交付。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人工智能集群新高地、数字应用示范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新阵地。   中建智慧谷是由岳麓区政府与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科创产业园区,总投资近40亿元,占地面积330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已列入湖南省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计划,是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打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