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争当“第五城”扛鼎人
深度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德清争当“第五城”扛鼎人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已成敢为人先、创新创业、城市发展的美好前景。
对照杭州,回顾德清,如何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硬核”更硬?
对标美国硅谷、128公路等全球“顶流”,目标“世界一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了重要使命。5年多时间,域内已集聚国家重点实验室12家,占全省总数的80%;科研院所61家,诺贝尔奖和院士工作站19家,博士后工作站22家……已然成为杭州信息产业的重要集聚带和创新策源地。
今年2月,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则明确了“举全市之力”的行动路径——推动大走廊融合发展,提升创新策源能级,使大走廊成为“硅谷天堂”创新高地的战略制高点。
着眼高质量融合发展、再启新程,对于已纳入大走廊规划管理建设,并被赋予打造“北翼中心”重要定位的德清来说,意义重大。
去年7月,我县正式发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发展规划》,并挂牌成立德清片区管委会。提出,要整体打造以地理信息产业为鲜明特色的“地信智慧城”,争做继未来科技城、紫金港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云城之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第五城”。
作为后起之秀,德清如何切入“新赛道”,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学,就要对标。“的确,唯有跳出德清才能‘看到’德清,此次学习,收获颇丰!”县科技局局长黄菊芬忍不住感慨,走进大走廊,遍地是创新因子——
拿下“超算诺奖”之称的戈登·贝尔奖的之江实验室;拥有300多位核心研究人员,设立机器智能、数据计算、金融科技和X研究方向的阿里巴巴达摩院;目前全国蕞综合、规模蕞大的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在大走廊,她和一众考察人员看到了更多合作空间、发展机遇和竞争压力。
干中学、学中干。事实上,创新驱动一直贯穿于德清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也正得益于在创新上下的功夫,我县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就今年上半年来说: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成功落户小镇;《关于高质量建设发展地信智慧城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高新区成功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地理信息服务贸易出口基地;德清保税物流中心(B型)15家企业入驻并运营,上半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9537万元;加快推进湖杭铁路建设,预计今年8月通车,杭德市域铁路已全面开工,预计2025年底可投入运行;全省首个、全市唯一的车联网直连通信频率运营权获工信部同意,由省经信厅批复;千寻位置网络(浙江)有限公司成功入选“首批浙江省数字工厂标杆企业”,为全市唯一;我县数字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头部;依托“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国际培训中心开展国际培训5000余人次……
从产业、人才、交通到国际化,德清在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建设大走廊“地信智慧城”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然而,对照《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标“四城”优等生,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和差距。事实上,打造大走廊“第五城”,就是一个“让自身长板更长、短板变长”的过程。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内城市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必将提速,这一进程中必将释放出磅礴的发展动能。未来的竞争,不再仅靠地区、企业间“单打独斗”,而将是城市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产业链条间的“组团打拼”。
近年来,如何“让自身长板更长”呼声日高。
高新区地信局副局长王更亮说,要发挥地理信息产业优势,在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撑下,逐步由信息端、服务端向研发端、制造端延伸,在位置智能、室内定位、高精地图、三维扫描等新兴领域加强布局。特别是率先吸引北斗产业集聚,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借助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这一高能级平台,加快引进一批国际高端智库、研究院、行业联盟,打造国际化交流新窗口。
“德清被赋予打造大走廊‘北翼中心’重要定位,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浙江中海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铭崴说,大走廊的创新生态能够为企业提供肥沃的土壤,中海达希望借此契机,能够与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展开交流合作,进行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副院长伍建华说,研究院作为校地融合发展的开放式、战略性、高能级科创平台,将重点聚焦地理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地方三大主导产业,及碳中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3+X”产业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蕞具德清辨识度的标杆性工程。
“让短板变长”首先要看到差距。“对标‘四城’,我县招引的标志性项目还不多;地信智慧城现有的相关政策与周边城市相比优势还不明显、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会、高端论坛等活动还需下大力气去争取。”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地信智慧城)专班汤献国说。
在看到短板后,要深入思考谋对策,在“对标找差”中找到赶超方向、赶超方法。汤献国表示,要紧紧抓住“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契机,紧盯地理信息产业全国100强企业,抓牢疫情缓和期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地信+”跨界融合重大产业项目、楼宇项目、高端制造业项目和国家、省、市重点人才的招引,为高质量建设发展地信智慧城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产业发展需求,我县也将加快制定完善新一轮优于周边兄弟区县的地理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培大育强政策及地信智慧城专项财政支持政策,增强产业项目落户德清吸引力。
学习考察之行虽短,但奋起直追的征途刚刚开始。未来,德清将坚持创新引领,在打造高质量地信智慧城,争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第五城”,助力打造“改革创新高地品质生活新城”中扛起更大使命担当。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