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德清“党委议村”机制推动强村项目走深走实
“项目进度一定要盯紧,尽早落地见效。”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党委书记王玮带领镇领导班子来到雁塘村实地督察“家庭工业区改造项目”情况。现场走看、现场分析、现场交办,为项目推进送来了“及时雨”。
该项目拆除原有危旧厂房,通过集体土地入市,新建现代化厂房用于出租,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150万元。“‘党委议村’会搬到村里现场解决问题,既体现重视度也彰显了效率,目前项目已正式启动。”雁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建平笑着说。
“党委议村”机制是洛舍镇去年因地制宜,发挥村数量少、基础好的特点,凝聚镇班子、村班子、联村组三方力量,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氛围而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镇领导班子成员对照“强村指数”中的队伍、环境、治理、实力、满意5大指数,以集体下村专项指导、破难、协调、督促的方式,全面对标先进、查摆不足、赶超发展。
“以洛舍村为试点,去年该村依托‘党委议村’机制,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效率同步提升,5个强村项目进度达标率100%。”洛舍镇党委委员郭蕾说,该机制为镇领导班子集体下村服务提供载体,也为村一级主动靠前担当作为提供了好平台。
今年,洛舍镇进一步深化“党委议村”机制,在全镇7个村居全面推开,并结合“解剖麻雀”工作法,通过“半月一督查、半月一走看、半月一解难”,推动强村项目走深走实。
据悉,该镇已排定强村项目47个,涉及集体经济、民生项目、人居环境、机制建设等方面。每个强村项目排定“每月推进计划”,专项督查组每半月下村督查,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尽早发现问题。对推进缓慢的项目列入“走看清单”,实地走看后召开“解难会议”,对项目进行深入剖析、加强督促指导,整合联村、条线、村居三方力量共同解难破难。
郭蕾介绍,排摸问题、盯紧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像“解剖麻雀”中的“找麻雀”“选麻雀”“剖麻雀”。同时,以“走看清单”为导引,进一步激发各村抓党建促发展的动力。
在聚农(湖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废循环综合利用设备制造及示范应用项目施工现场,今年一直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党委议村”机制的推动下,项目各项工程有条不紊全速推进,预计提前3个月竣工。“不论是稳岗留工,还是牵线搭桥解决资金燃眉之急,贴心服务坚定了我们在洛舍发展的信念。”项目投资方浙江长三角聚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斌说。
该项目投产后可年处理固废20万吨,生产生物炭约6万吨,年产生蒸汽10至20万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解决全镇300多家木皮企业的木材废弃物,助推洛舍镇乃至德清县进入国际碳交易市场。
“接下来将以党建为统领,全面深化‘党委议村’机制,通过‘解剖麻雀’带动全镇强村项目抓实、抓好、抓到位,深入推进‘强村六式’在基层落地生根,不断强大村庄发展的动力引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王玮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 通讯员 谢尚国 廖莹)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世界首创“相变油墨”可实现被动式控温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胸前贴枚“小邮票”心脏状况全知道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引擎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古生物学者发现约1.7亿年前的“花”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科技前沿】北大研究揭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可减少资源消耗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蕞适宜的地区生产蕞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试验成功 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考古“特种部队”——青年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故事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中科院古脊椎所标本馆成为全球自然藏品重要部分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迄今速度蕞快能耗蕞低二维晶体管问世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一个社区科普“大学”,为何如此红火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典赞·2022科普中国”揭晓盛典成功举办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