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傲德清德清让改革“停不下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郊”傲德清 德清,让改革“停不下来”!
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德清的一张“金名片”。德清县的改革不是“单打一”的改革,它的改革具有系统性和集成性。
德清想改、敢改、会改,让改革“停不下来”。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中,德清坚决改、大胆试、大胆闯,各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发力,改革的成效、经验可圈可点。
◆1978年,德清砖瓦厂悄悄选派员工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习。
◆1983年10月20日,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
◆如今,德清已有580多家企业与16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德清模式”逐渐从创立初期单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为政府引导、金融支撑的“政产学研金介用”相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也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999年,许多农民承包的土地闲置了,而从事种养一边是闲置,一边是需求,受土地制度的制约,难以调和。
钟管镇沈家墩村村干部以集体的名义与农户签合同,把160户农民的210亩土地包租下来,通过招租投标,租给种养业大户。这种土地租用形式,后来被形象地称为“股票田”。
从一块“股票田”开始,德清也拉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
◆2013年5月,在全省率先完成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2015年2月,成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
◆2015年8月,全国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德清完成交易。
以城乡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德清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实现确权登记颁证,让“死产变活权,活权生活钱”。
2016年,以中央启动“放管服”改革为契机,我县积极争取到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的落户。
2017年8月31日,德清县国土资源局的官网上,一则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公告引发关注。公告中对于用地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的要求,新增加4个指标:土地产出、亩均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环境标准。带着这样的标准出让工业用地,尚属全省首例,因此这就成为我省首块“标准地”,成为浙江“蕞多跑一次”改革典范。
截至目前,德清已成交“标准地”25宗,“标准地”从工业用地向商服、仓储用地延伸,从省级以上高新区向县级工业园、镇工业功能区延伸,其经验已经在全省推广应用。
我县在浙江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服务”改革试点后,企业办理审批事项真正实现让企业“蕞多跑一次”。
近年来,德清县大刀阔斧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今年,在阜溪街道、钟管镇、雷甸镇为试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无差别全科受理,让老百姓真切地实现了“进一扇门、取一个号、跑一扇窗、办千件事”的快捷感受。
也许有人会问:德清的改革为什么“停不下来”?中国改革报社副社长、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表示:
◆德清发展不能停下来,德清人想发展、谋发展、不懈发展,发展过程不断出题目,改革必然不断做回答。
◆德清不愿停下来,改革带来好处,德清人民尝到了改革的甜头,没有停下来的理由。
◆有关方面不让它停下来,改革需要连续系统,德清已经领先,蕞有条件再突破,从对改革内在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出发,顶层设计者不会给改革尖兵们留下“歇歇脚”的机会。
改革是德清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也是当下加快赶超、实现“两高”的关键所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德清人,正面向大海,扬帆远航!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