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清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昔日“睡城”正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症

admin9个月前 (09-28)德清产业信息26

  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的河北三河,曾以睡城而闻名:这里高楼林立,数十万北漂在此买房安家,房地产业一度异常繁荣。

  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的河北三河,曾以“睡城”而闻名:这里高楼林立,数十万“北漂”在此买房安家,房地产业一度异常繁荣。蕞火爆时,三河市房地产业投资占比约47%、税收占比近60%。

  受规划限制,包括三河在内的廊坊市北三县,一度建设用地紧缺,产业项目落地难。昔日“睡城”,如何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摆脱“房地产依赖症”,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漫步在三河市燕郊燕顺路上,放眼望去,就像进入一座“水泥森林”:道路两侧,二三十层的高楼密密麻麻,一些大型小区住户高达四五万人。作为近百万人口聚集地,燕郊大部分居民是外来人口,其中不少人每天钟摆一样,北京上班、燕郊睡觉。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却是房地产长期“一业独大”,成为环京楼市风向标。房地产畸形繁荣,虽然使三河经济实力多年位居河北前列,但也带来隐忧: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受限,产业结构失衡。

  为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廊坊北三县(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2016年实施规划管控,此后又实施严格楼市调控政策,以往“贴边发展”“大建睡城”的老路走不通了。以三河为例,2016年至2018年,三河未供应城镇住宅用地,楼市年交易量从5.1万多套,断崖式下跌至不到1万套,经济发展也因楼市“冰封”面临压力。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为区域协同发展明确了方向。按照有关要求,北三县开发强度不得超过30%。然而,一些区域目前开发强度已达33%,“减量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逐步向北三县延伸。2019年和2020年,北京与廊坊北三县集中签约80多个合作项目,意向投资额超500亿元,项目涵盖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创意、装备制造等领域。今年5月,三河在北京通州举办项目推介会,总投资1335亿元的项目签约。

  记者调查发现,北京一些产业疏解项目,在北三县部分区域曾面临“落地难”问题。一方面,北三县土地资源紧缺,北京“放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一些产业疏解项目缺少承接空间;另一方面,当地一些“濒危”工业企业厂房、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

  面对难题,一场“腾笼换鸟”行动在北三县展开。三河市委书记刘连杰说,当地着力打破房地产依赖症,鼓励引导企业盘活闲置厂房、土地,大力发展科创园、产业园,引进优质产业项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在兴远高科科创园沃尔德弗河北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应用于智慧农业的一台台仪器仪表走下产线,销往全国。“这里配套服务好,企业拎包入驻、轻资产运营,能够快速投产达效,抢抓市场机遇。”公司负责人鲍晨光说。

  走进科创园,记者看到,园区配套了服务企业的各类“共享”设施,包括会议室、数字演播室、咖啡厅等会议展览设施,以及人才公寓、商务酒店、超市、理发店、洗衣店、健身房、员工餐厅等生活设施。

  “让老板省心、让企业省钱、让员工方便。企业需要哪些服务,园区基本都能提供。”兴远高科科创园负责人刘永成说,除了提供办公和生产空间,园区还能提供财务、税务、法律咨询、创业辅导、投融资、京牌商务车租赁等服务。

  目前,兴远高科已入驻科技型企业80多家,大部分来自北京。二期扩建项目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今年将陆续投用。然而,很少有人能想到,这家有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名号的科创园,是由下马的高耗能项目“腾笼换鸟”转型而来的。

  兴远高科是三河市科创园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闲置厂房二次利用等多种模式,三河目前已建成19个科创园,入驻企业780多家,大部分为北京投资企业,亩均投资达400万元、年亩均税收50万元。去年,入园企业利税18.2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27.2%。

  “工业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要3年。企业入驻科创园,可省去征地、规划、建设等环节,拎包入驻几个月即可投运,满足了‘时间就是效益’的强烈需求。”刘连杰说。

  建设科创园,为三河市承接产业项目拓展了新空间。当地27家科创园全部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428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企业2800多家。原有“一房独大”产业格局正逐步打破,实体经济迎来发展良机。

  为实现产业聚集,一批科创园由“招项目”升级为“招产业”,实现专业化运营。三河市岩峰汽车产业园聚集了9家汽车类企业。其中,莱尼线年后就实现投产达效,去年产值达30亿元。河北鼎盛投资集团盘活了一处烂尾项目370多亩闲置土地,正在打造3D打印产业聚集区。

  依托科创园,大批新项目纷至沓来,原有“濒危”企业也转型成为产业园运营商,实现“涅盘重生”:兴业智谷科创园由关停水泥企业转型而来,目前已引进11家科技型企业,去年纳税3200多万元;产业园运营商中南高科盘活近百亩闲置土地,亩均投资达650万元;裕泰纺织、宏达轧钢等“濒危”工业企业,向商业服务业转型;韵达公司租赁香河县多维钢构公司闲置厂房,建成快递物流基地;大厂县一家铸造企业厂房改建成县域特产电商基地,一家大豆油加工厂被奥霖汽车产业园取代,项目投资约10亿元……

  为推动科创园发展,三河市近年来制定近30项惠企政策,累计向企业发放技改、研发补贴、科技创新等奖励扶持资金3.4亿元;拓宽园区和企业融资渠道,三年来各科创园和入驻企业获得贷款650多亿元;推动企业争列“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三河市科创园入驻各类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57家,拥有各类专利技术1742项、占全市70%,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重要引擎。

  少造房子,多建厂子,北京边上的“睡城”正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症。“十三五”期间,三河市房地产业投资占比由46.5%下降至20.4%,税收占比由57.4%下降至30.4%;工业税收占比由16.7%上升至26.9%;服务业(不含房地产)投资占比由27.7%上升至50.9%,税收占比由14.7%上升至31.9%。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有得逛了!奥体印象城、丁桥天街、花园城......杭城14大综合体开业在即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余杭31个园区启动工业用地有机更新

余杭31个园区启动工业用地有机更新

  浙江省报讯(记者徐赣鹰)记者近日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余杭区31个工业园区将全面进行工业用地有机更新,进一步精简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的审批环节,以此加快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加快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委区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余杭区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领导小组,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   今年,余杭区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和主导作用,探索创新“3...

佛山打造54个超万亩工业园区力争五年后GDP达15万亿

佛山打造54个超万亩工业园区力争五年后GDP达15万亿

  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佛山不断拿出线年,佛山将把工业用地规模由原来的350平方公里调整为450平方公里以上,建设和提升54个超万亩规模的工业园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5年后GDP达1.5万亿元。11月27日召开的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透露了上述信息。   今年以来,佛山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并引入多个...

创新规划_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_以浙江安吉为例

创新规划_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_以浙江安吉为例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 ――以浙江安吉为例 ――以浙江安吉为例 张咏梅 摘要:摘要:我国工业园区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的难题。为了从规划方面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安吉县工业园区为例。在规划编制中通过对容积率、绿地率、道路用地、公建配套等土地的指标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其达到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园区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关键词:土地集约、工业...

您好:我是浙江湖州的在江西有一个朋友想办一公司拿一块土地80亩因为当地政府要以招商引资项目进入工业园区所以想要我出面拿签约一块地下我想问以后是否有什么风险?谢谢!

您好:我是浙江湖州的在江西有一个朋友想办一公司拿一块土地80亩因为当地政府要以招商引资项目进入工业园区所以想要我出面拿签约一块地下我想问以后是否有什么风险?谢谢!

  当前位置:找法网法律咨询浙江法律咨询杭州法律咨询杭州其它 咨询详情   国家对土地的政策;请问在县城边耕地是不是3万多点一亩吗,某单位要征收100亩,政府出面,要350亩,   我家有一块14亩的山地,被一家浙江的开发商误开发了200平方(开发做度假村和种植花苗,去年找过一次老   我公司是政府招商引资的光伏发电企业,招商引资的...

杭州塘栖工业园区相关土地“一地两卖”

杭州塘栖工业园区相关土地“一地两卖”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对土地资源要素等指标进一步收紧,镇级工业园区已经无权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相关协议。但是,对2003年7月31日国务院部署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前的事实用地,允许处罚到位后补办用地审批手续。   本报记者 李剑平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7月14日 04 版)   日前,中国青年报收到杭州中岛实业有限公司创业者的来信,反映...

浙江丽水经开区聚力“腾笼换鸟” 赋予产业发展绿色空间

浙江丽水经开区聚力“腾笼换鸟” 赋予产业发展绿色空间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8日电(黄慧 周银妃)如今走进浙江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丽水经开区”),会看到曾经低效、闲置的旧土地,已摇身一变成为新厂区。整洁的厂房、生产有序的车间、崭新的自动化设备,见证着废旧土地的蓬勃发展。   据悉,今年丽水经开区大力推进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工作,通过“腾笼换鸟”模式有力重塑产业结构,不仅解决了居民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盘活了土地,还...

浙江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工业项目用地准入管理实施意见(试行)

浙江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工业项目用地准入管理实施意见(试行)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理念,按照“两区一地,即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的总体定位,围绕“招大、引强、选优、强能、提质”的招商目标,为进一步规范招商机制,提升项目质量,提高园区竞争力,加快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按照市有关政策,结合产业园实际, 特制定本办法。   立足产业园“突出特色、体现个性;集...

浙江云和工业平台“二次创业” 盘活低效土地

浙江云和工业平台“二次创业” 盘活低效土地

  近日,浙江云和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与汇源(云和)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云和县新汇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标志着汇源(云和)饮料食品加工项目完成“腾笼换鸟”工作。   汇源(云和)饮料食品有限公司项目位于云和县杨柳河工业园区二期,占地199.96亩。自2010年落地以来,该企业一直未能整体竣工,产出效益不高。如何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盘活汇源(云和)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土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