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清建成杭州都市圈重要一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
今年是县治搬迁30周年,县委县政府谋划部署都市德清建设行动,加快塑造大美的都市形态、完备的都市功能、畅达的都市交通、数智的都市治理、现代的都市乡村、独特的都市气质,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杭德同城化、品质国际化,努力成为杭州都市圈的重要一极。
自该项行动实施以来,对照“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的发展定位,一个更加特、精、优、美的德清正在阔步建设中走来。
德清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几何中心,位于杭州都市圈的核心区。如何实现杭德同城化,成为推进都市德清建设、抢占城市发展先机的战略之举。
8月26日,新启用的德清航站楼,再次拉进德清与杭州之间的距离。
旅客高焕成在德清航站楼办理值机,从安检到完成行李托运,仅花费几分钟时间。值机完成后,即可乘坐机场专线直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不用多方周转到机场提前排队安检,省时省心。”对此,高焕成十分满意。
在杭州市余杭区工作的德清人于莉莉则对杭德市域铁路的开通充满期待。杭德市域铁路工程全长约25.6公里,全线年底建成。项目建成后,将与杭州地铁10号线贯通运营,实现德清与杭州中心城区60分钟内到达。
乘坐高铁蕞快13分钟直达杭州,湖杭高速德清段即将通车……越来越紧密的交通网,无形中推动各类省级优质资源集聚德清。
通过深化与浙工大、学军中学等名校合作办学,我县正加速建设启用浙工大附属中小学、德清县舞阳学校上林校区、德清县阜溪学校、德清县职业中专产教融合等项目,进一步实现“优学德清”。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浙江省中医院德清院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让德清人更有“医”靠,也让杭德一体化切实惠及民生。
风貌与气质是外界对都市德清的头部印象、直观感受,也体现了都市德清的内涵和底蕴。
把城市安放在山水园林间,逐渐照进现实。随着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城山郊野公园、狮子山休闲公园、上渚山公园、金鹅湖公园等加紧建设,部分已建成开放。
市民期待已久的德清银泰城,预计于今年10月盛大开业。届时,德清银泰城将作为地标性城市综合体,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随着夜幕降临,上渚山公园内灯光璀璨,花卉、树木、草坪等景观元素错落有致,住在附近的居民悠哉闲逛,享受一天当中的惬意时光。“出门就是公园,美哉!”市民刘女士赞叹不已。
推门见绿,出门入园。这样的城市景观不仅需要科学规划,也需要精心维护。
围绕打造路见本色、物见其颜的“蕞洁净”城市目标,我县大力推进“1416”工程,以“极致”思维和“绣花”功夫推进洁化、美化、序化工作。
留心的市民,不难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在公园逛累了,可以找个地方直接坐。”经常到公园遛娃的邓文佳,对这座城市的整洁程度有着切身感受。
接轨国际,也是这座品质之城孜孜以求的目标。
随着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德清地理信息产业更加令人瞩目。为了打造产业高地,彰显城市特色功能,德清动作频频,接连不断。
深入建设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地磁大科学装置等高能级科创载体,精心筹备国际地信周等大型会议活动……我县全力争取更多国际组织、会议、企业、人才等资源落户,提升德清在都市圈及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让这座小城更具国际范。
缩小城乡差异是都市德清建设的题中之义。
谈起德清的乡村,来自广西的新居民李令华感叹:“住在村里跟城里没差别。”她拍摄的一则反映德清乡村生活的短视频,引起全网超1亿人围观。
德清的乡村是什么模样?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走进禹越镇杨家坝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里集休闲娱乐、康复训练、影视阅读等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在此活动。
记者从县民政局了解到,从今年起,我县将分批次、分年度全面系统的新建扩建、改造提升村(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0家,3年内基本实现全县社区及中心村全覆盖。得益于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的延伸,一边享用可口的饭菜,一边和街坊邻居唠家常,这样的生活,成为洛舍镇东衡村81岁村民陈瑞珠的日常。
根据规划,我县将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布点,持续新增助餐服务点,让老年人畅享美好“食”光。
村里也有书画展?是的,今年莫干山镇后坞村获评书画村,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书画名家作品展在此开展。
近年来,德清积极谋划“艺术乡建”工作,大力推进“莫干山艺术村落”建设。目前已建立了作家村、编剧村、综合艺术村、摄影村、书画村,举办系列艺术活动,让村民足不出户,享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