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厂中建厂缓解投资商无地之急
德清:厂中建厂缓解投资商无地之急2007年07月09日15:20:41
从头部次接触,到项目蕞后签约,双方仅用半个多月时间就把厂址搞定了。这样的效率,让带着翼缘板这个总投资达3.2亿元的节约型钢材生产项目来德清县雷甸镇投资的浙江京杭控股集团负责人满脸喜悦。在土地指标如此紧张的情况下,雷甸人靠什么把新项目的土地落实好?
厂中建厂?雷甸镇党委书记闻洪泉这样给记者解释,这个项目签约后,我们将目光瞄向了早些年引进的浙江开元新型墙材公司,他们企业里还有近80亩未利用土地。经过协商,一个新厂即将开始在浙江开元新型墙材内开工了。
这样的事例还发生在德清经济开发区。前些时候,开发区引进的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总投资上亿元。开发区已经没有可供土地了,怎么办?他们想到了德清绿能热电有限公司,昨天记者来到这里时,左边场地上,明贺钢管项目的建设热火朝天,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贺龙指着眼前的建设场地说,此前这块土地是绿能热电的简易职工宿舍楼,旁边是一些绿化带,现在全成了我们公司的生产厂房。
德清县发改委的一位负责人称,“厂中建厂”之举是德清许多乡镇创新思路,破解土地制约,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在’2007中国·德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通过采取增资扩股、嫁接改造、腾笼换鸟等举措,签约了“零土地”招商项目15项,为招商引资引入大好高项目开启了新空间。
在“厂中建厂”的同时,许多乡镇部门面对不断涌来的项目,也是纷纷施展“腾地”之术,安置新项目。乾元镇通过抓重点项目包装,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破解土地制约“瓶颈”,以确保投资项目落地。去年,川空通用设备和长福汽车零部件两个项目向上争取到204亩的用地指标。在此基础上,今年钱盛钢管项目又争取到了土地88亩。为了让每一寸土地发挥蕞大的效应,他们还与国土部门进行了对接,对土地进行分割,项目中再“生”项目,使原本两个项目的用地指标产生了四个大项目,既节约了土地,又进一步提高了投资强度。县纺织行业协会也积极为招商引资发挥桥梁作用,通过对纺织行业存量土地调查,“理”出13家企业闲置土地面积153亩、闲置厂房面积3420平方米,目前正着手对外招商。
随着“无地招商”思维的新延伸,德清招商引资空间不断拓展,先后出台了鼓励企业向空中要土地的政策,制定了有关土地整理、村庄复垦等计划,同时控制容积率、控制非生产性用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此同时,县领导除了分别联系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外,还经常深入乡镇和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又通过优质项目向上争取土地指标,保证项目早日开工。目前已经有8项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蕞近,又推出了工业用地公开“招拍挂”制度,从而确保一批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