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经济开发区凝聚城乡合力同奔共富之路
今年3月,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发布“2021年杭州都市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创新样本”的通知》,公布了杭州都市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创新样本评选结果。其中,《杭州都市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新市实践》获评杭州都市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创新样本镇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了新市经验。
作为德清经济发展的东部“主引擎”,德清经济开发区(新市镇)在新一轮的5年发展之始,喊出了“古今通汇”“产城互融”“整体大美”“全体共富”的特色定位,发出跨越发展的“蕞强音”。
“打造兴产兴业经济强区、建设共治共富品质新城,成为德清县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德清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为德清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新市镇第十六次党代会上,德清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德清经济开发区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新市镇党委书记施震海表示。
从杭州绕城西复线新市西出口驶出,不到十五分钟,湖州祝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益杭就来到了德清经济开发区(新市镇)。受到疫情影响两个月未曾来此地的他,不禁感慨公司投资的德清新禾联创数字产业园-超级供应链项目推进速度如此之快。“2号楼、3号楼已经结顶,剩余两幢楼也将于今年9月结顶,现在整个产业园的雏形渐渐显露出来了。”
从去年11月进场施工,不到半年时间,这个投资3.1亿元、新增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项目进展已经过半。项目进展迅速,离不开德清开发区(新市镇)的“保姆式”服务。
“无论是前期拿地、项目审批,还是项目推进、问题协调,德清开发区(新市镇)总是将服务前置,一一协调解决,这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黄益杭说。
2019年,德清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标记了区镇合一的全新起点;2021年,开发区数字园区2.0平台上线,通过整理“在谈、拟开工、在建、竣工”四张清单,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通过提前介入、精准服务等举措,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见效。
眼下,48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在建,20个项目有望年内竣工投产德清开发区项目双进红红火火,呈现沸腾发展的良好态势。
“围绕县委赋予开发区产业高效协同发展增长极的目标,推动经济体量、发展质量、城市配套等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对标发展主平台要求,进一步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力争在今后五年,综合实力迈入全省开发区前20强。”施震海说。
“整体大美”,是区镇发展的形态所在;“全体共富”,则是区镇发展的目标所在。
今年以来,新市镇围绕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启动了仙潭小区、桃园新村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此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在改造老旧小区的过程中,我们将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形成小区特色形象。”新市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朱斌说,除了基础设施提升、建筑立面形象等物理改造,新市镇还将结合第五批未来社区创建,融入幸福学堂、共享书房、社区运动中心、创业空间等场景,致力于打造“古韵新生善邻新市”的老幼友好型未来社区。
近年来,德清开发区(新市镇)立足小城市、中心镇的定位,协同城镇、乡村建设,统筹内在、外在打造,加快展现整体大美的新市新形象,坚持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联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个进程,把握外在打造和内在塑造两个维度,加快富起来、强起来的步伐。
2016年,新市启动“美丽城镇”建设,总投资100多亿,新建高规格文体中心、运河公园、学校医院等;2018年,新市银河城城市综合体正式运营,成为辐射桐乡、南浔的商贸中心;2021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德清医院竣工投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全面接管,小镇居民有了省城级医疗服务。新市正加快实现由“镇”到“城”的新跨越。
“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打造一体融合城乡格局,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发展具有新市特色的商贸服务业,进一步推动新旧更替,加快老旧小区改造,高标准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速强村公司发展步伐,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德清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畅说。
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新市,曾是京杭大运河蕞大水运码头的起源,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浙北地区大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水运的逐渐没落,古镇的商贸繁华也不复往昔,遗留下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文化。
如何在统筹文化底蕴挖掘和现代城镇建设中,努力做深做透时间、空间的文章,加快塑造起更加具有标识度的城镇品牌,让人们拥有留下来、住下来的足够理由?
“产城互融是区镇发展的支撑所在,我们要强化开发区核心镇的靠前担当,加快在改革、开放、创新中找到新的打法、开辟新的赛道,展现出区镇合一、互动发展的强大竞争力。”施震海说。近年来,德清开发区(新市镇)深入实施《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坚持保护传承运河沿线文化资源,助推新市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唤醒运河文化记忆。建设大运河文化公园,通过运河文化的延续与景观提升,再现运河兴盛与古镇繁荣。运河公园的建成,不仅将古镇景区、运河新城串点成线,也为新市城乡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擦亮古镇特色品牌。高质量举办新市蚕花庙会和羊肉黄酒节,加速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讲述运河之畔江南古镇蚕桑文化与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的载体作用,聚力打造“一村一文化品牌”“一村一特色礼堂”。
焕发产城融合生机。把“千年古镇”作为形象本底,打造运河新天地文旅综合体项目,在新市镇运河边的三个半岛上投资9亿元,着力打造运河古镇艺术区、旅宿区、商业区等三大产业功能区域,发展具有新市特色的高端民宿酒店、商业文创中心等,争创5A级景区。
“物质富裕诚可贵,精神富有价亦高。”德清开发区(新市镇)所畅想的“共同富裕”不仅是“好看的皮囊”,也是“有趣的灵魂”。
“村民家中有88周岁以上的老人,且家庭幸福指数积分450分以上,就能享受配送午餐服务。村里有25位老人正享受这项福利。”去年,德清开发区(新市镇)宋市村首创的“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引来全县137个行政村的党组织书记“取经”,相关经验在全县推广,形成村社共治共享的新市经验。
自“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开展以来,该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9%,全村347户农户均创建成美丽庭院;综合调解事项下降50%,连续5年无信访上访事件。德清开发区(新市镇)形成“党建引领共治共富”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将乡村治理与村民精神文明富裕有效结合。
如果说,“幸福指数”在村级实现了共治共享,那么,“红色弄堂”则在社区一级实现基层自治的独特经验。
德清开发区(新市镇)东升社区以红色弄堂为载体,完善社区治理的体系,组织开展弄堂文化活动,设立红色弄堂长,成立古弄家园保护队,设置红色便民信箱,开展古弄圆桌议事,建立民情议事联系点,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小区中的引领和先锋作用,居民群众的参与作用,形成人人参与、共商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德清经济开发区凝聚城乡合力 同奔共富之路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延安路468号浙江经贸大楼B座710室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