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洛舍:向矿山要土地
在全省率先试行“集中开采”工程,计划用五六年时间,造地6000亩
如果将一座山齐根砍去,结果会怎样?山没了,留下一块平地。蕞近洛舍镇试行的省矿山“集中开采工程”,打算用五六年时间,移山数座,造地6000亩,为发展工业腾出空间。
“集中开采工程”的全称是“集中开采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试点项目。今年3月2日,省国土厅发文至德清县国土局,批复同意德清开展“集中开采”总体方案编制试点。包括德清在内,这次列入试点的共有8家。5月18日,洛舍镇政府正式委托省地勘公司编制“集中开采”总体方案。目前地勘公司正在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编制总体方案等前期工作。
8月1日,记者在洛舍采访发现,无论是镇机关干部、砂村村干部,还是矿山业主,都已知道 “集中开采”工程的情况。开采高度统一为吴淞高程15米(吴淞口水位),东距杭宁高速不少于300米,西临武康龙胜村,南到北塔山水库,北与湖州交界,方圆约5平方公里。
洛舍镇副镇长孔文伟介绍说,试点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计划能在五六年内开采完毕。届时,高出导流东大堤6米多的一块平地将出现在杭宁高速公路的西侧,成为广大投资商首选的一块热土。
这是一项庞大的计划,需要政府、村委、村民和矿主的齐心协力方能完成。据透露,洛舍镇和砂村村将筹划组建集中开采区矿业总公司,实行统一开采。这样就可以达到试点的“三统一”要求,即在开采时统一范围、统一爆破、统一管理。孔文伟介绍说,目前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尽快落实“集中开采”方案的编制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步骤,使总体方案评审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二是规范现有矿山的开采行为,着手拟订“集中开采”实施方案。他说,按现有开采能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点工作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改进开采方式,更新开采技术。
据了解,目前砂村有12家矿山企业,大多到2007年底开采到期。这为实施“三统一”创造了条件。
能够被列入省“集中开采”试点,用砂村党总支副书记钱晓军的话来说, “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砂村村是个典型的山村,全村现有13000多亩山林,蕞高海拔280多米。钱晓军说,开采矿山原来叫“吃子孙饭”,现在集中开采,蕞大好处是资源的再利用,矿山开后变平地,平地可以招商引资造厂房,建工业区,这又是一笔财富,使子子孙孙有饭吃了。钱晓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开矿,大家只能得到一次性资源补偿费,按照试点方案,不仅资源补偿费照拿,而且,村民以后还可以拿到一笔土地的红利,收益比以前有很大提高。
“集中开采”同样得到了矿主的支持。在龙头山码头,烈日下,运石车来来往往,东苕溪上停泊的船只延续几公里,一眼望不到头。德清县龙头山石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沈阿二告诉记者,他们早就实行吴淞高程15米的开采标准了。他说,实行集中开采,肯定是好事。既可以规范开采,避免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又能加大开采力度,让开采过的土地尽快投入使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古代愚公移山为出行,今天洛舍移山为造地。
今非昔比的是洛舍移山有了两大新意,故称新“愚公移山”。
一是采矿理念新:挖去矿产造平地。
在一般观念中,矿产资源挖完以后,就换一处再开。后来从环保角度出发,要求废弃矿山复绿、复垦,观念上进了一步。现在实行“集中开采”,统一高程,矿产资源开采完后,就是一幅平地。土地是当今的宝贵资源,采完矿山增土地,引项目、造厂房、修道路,一座山派了两处用场。
二是采矿机制新:组建由村民和村集体参股的经济合作组织,明确主营范围和方式。把石料加工和销售让给个体经营,各司其职。我们重视这一机制,那是因为,这是资产股份化的经营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使矿产成为共同致富的资源,而且,还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土地开发利用。有了这样一个机制,无论是矿山还是土地,集体和农户的股份关系是清晰的,利益是共享的。
观念更新、机制创新,是省“集中开采”试点所带给我们的,表面上看这是针对洛舍砂村的,但我们认为,这试点的新意,对于我县其他地方,也有其参考借鉴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