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坚决打赢乾元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攻坚战
德清县坚决打赢乾元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攻坚战
德清县乾龙工业功能区筹建于1993年,区域面积2250余亩,共有企业112家,产业类型以电光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养殖饲料为主。改造提升前亩均税收约6万元,容积率1.0以下企业占三分之二,安全隐患多、整体形象差。近年来,该镇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提档升级,通过高起点规划、多模式协同、全方位保障,累计收回土地336亩,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8家企业342亩实施自主改造,拉动工业投资7.8亿元。
一、高起点规划,绘就老旧园区新蓝图
立足县域总规和“十四五”规划,修编《乾龙工业功能区控规》,确立园区“成长坐标”。
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致力于与县域高新区、杭州钱江经开区等高能级平台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争抢浙工大和智能生态城高端要素,打造县域重要智能照明制造基地、时尚产业发展基地、中小企业创业与服务基地。
梳理内部功能结构,新增科创孵化园、商贸服务区,形成“一园一区二板块”布局。做好园区整体设计,统筹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生态要求,沿304省道推进公建化厂房建设,让职工望得见绿、看得见景,让企业彰显文化、凸显特色。
坚持向空间要效益,提升建筑容积率至2.0以上。制定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2020年—2022年)三年行动计划,以亩均税收、产业类型、建筑容积率等为主要依据,经综合评定排出相关企业116家,拟改造提升面积2097亩。
二、多模式协同,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模式,推动园区新旧动能大转换。
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打好“规划管控+执法倒逼”组合拳,对产业低端、效益低下、整改无望企业进行收购拆除,将土地留给优质项目。三年累计关停“低散乱”企业65家,收回乾龙中路以东区块等低效用地336亩,拆除老旧厂房16万平方米。
落实专员驻企服务、扶持政策奖励机制,引导成长型、实力型企业按照规划改旧厂房、上新项目。如华宝玻璃通过拆改,首期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投用,引进年产100万平方米手机面板项目,新增税金1500万元;鸿利饲料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筑面积扩建6倍以上,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体,已完成方案设计。
以土地和厂房为载体,逐步将传统产业置换成新兴产业。如在137亩原水泥厂地块,导入总投资1.6亿美元的外资“大好高”项目——信立泰医药供应链产业园。中电海康集团子公司意博高科收购华光电光源,建成城市智慧互联照明生产基地,2020年产值4亿元、亩均税收35万元。
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与杭州建州控股集团达成合作,开建占地60亩、总投资4亿元的建鼎智汇创谷项目,后期将以智能无人机产业为核心,采用专业招商、统一运营的模式,推动上下游关联制造企业入驻。
三、全方位保障,凝聚攻坚克难大合力
以“三进三服务”活动为契机,推动干部队伍责任落实、作风转变,确保改造提升工作落地见效。
充实老旧园区改造提升工作一线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园区建设管理、2名成员全程领办企业收购攻坚。主要领导考察学习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相关做法经验10余次,对控规编制工作以及重要改造项目主抓直管、全程跟踪。
积极与高新集团等国有平台对接合作,将改造支出纳入年初政府预算,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每日会商、现场办公、联合执法等机制,狠抓工作推进,做到“一般的事不过夜、疑难的事不过周、复杂的事不过旬”。
坚持“企业围墙外的事由政府做”,三年投入8000余万元,改造园区道路5.8公里、雨污管网7.2公里。大力推动智慧路灯等物联感知设备应用,建成“智慧园区”平台,创新“园区钉”,加快建设镇级人才和职工公寓、第三幼儿园等,提升服务效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