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商务局创新实施“三个三”工作法实现一季度项目引进量质齐升
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商务洽谈受阻、推介活动暂停的不利影响,德清县商务局创新实施了工作法,以新机制、新政策、新路径全面激活新优势,实现项目引进逆势奔跑、强势加速。一季度累计签约产业项目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均较去年同期增长
(一)下好三步棋,精准出击激活新优势。
一是招商地图再优化。融合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三大省级以上平台和京、沪、深三大经济圈,完成“3+3+N”招商布局,设立“三部二十组”,同步建立投资考察线路图、产业招商目录图和投资合作机会图“三张图”,辐射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珠澳三大优势产业集聚区,驻点覆盖面更广、精准度更高。二是招商铁军再优化。派驻驻点招商干部100名,队伍结构呈现“123”的梯队,即1名领导干部带2名中层(后备干部)带3名年轻干部。强化铁军锻造,通过集中训、远程学、分队练等形式多管齐下,加快推进“老兵”巩固提升、“新兵”快速融入。三是招商机制再优化。进一步完善《驻点招商考核办法》,推动月度通报、季度亮晒和全年表彰一体化。突出“奖优罚劣”,集中表彰“招商大使”7名,“招商明星”14名。强化“一把手”责任制,一季度商务局“一把手”累计带队外出招商22次,洽谈项目34个。
(二)打好三张牌,主动作为架起连心桥。
一是打好政策牌。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先进的基础上,新出台《招商引资若干意见》,将新引进重大项目的奖励比例提高20倍,蕞高可达1亿元,重点紧盯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给予企业蕞高800万元的落户奖励。实现了奖励流程更靠前、范围更全面、力度更强化。二是打好感情牌。疫情期间及时向客商送上问候,询问所在地疫情情况。累计送出感谢信、慰问信550封,为20多家客商送去5000多个口罩,全面展示我县的招商热情、招商诚意。疫情期间100名招商干部累计联系企业892家,客商1343名,并收集到各类投资信息523条。三是打好服务牌。在项目引进落地过程中,全面推行“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制定项目申报、审批、核准、备案“明白卡”和工作流程图,实行手续、程序“一次性”告知制度,已累计服务企业203家,收集各类意见问题45个,帮助解决37个,全方位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便利了企业。
(三)实施三步法,创新模式按下加速键。
一是线上洽谈法。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研发“智慧招商”APP,建立实时互动平台,实行项目、人员精准管理,已累计纳统在谈项目503个,实时呈现项目进度,确保不丢失。同时通过APP进行“屏对屏”连线洽谈,云端共享投资方案和规划设计,避免人员流动。累计通过APP传递各类商务信件800余封。二是AI选址法。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了三大平台42个地块的三维地图,以AI方式在APP进行实景展现。同时,根据项目所属产业、投资规模、配套设施等,进行“项目+地块”自动匹配,成功帮助25名客商在云端进行地块考察和项目选址。三是云端签约法。成功举办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暨网络招商推介会,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智慧签约”平台,通过手机签约文本同步覆盖技术,实现了“屏对屏”不见面签约。3月27日在德清国际会议中心和客商同步云端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约93亿元,包括外资项目14个,并邀请了70多名客商进行网络连线,在宣传德清投资环境的同时,有效提振客商的投资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