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山塘成新风口浙江首单“共富库塘”签约落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马瑜彬
在杭州创业成功后,德清人胡斌今天(2月26日)回到老家,签下了浙江首单“共富库塘”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接下来,他打算承包村里的小水库,用实际行动向乡亲们证明,小水库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胡斌计划先放养2万尾鱼苗,再开一家坝上咖啡馆,还准备在库区开展桨板等水上运动。
当天的签约现场,德清县舞阳街道长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德清县长春水库水生态产品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德清县青绯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协议。
此次交易涉及德清县境内长春水库部分水域为期10年的经营权,用于开发垂钓、露营等农文旅项目,交易金额达132万元,相较于评估价有显著溢价,这也是德清县的头部笔用水权交易。
一直以来,德清长春水库为当地发挥着防洪安全等公益性功能,未来水库的调度、运行和管理始终由政府主导,防洪效益始终摆在头部位。此次项目的落地,赋予了水库新技能,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据了解,这次签约预计能让村集体收入增加20多万元,还能解决百余名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此外,根据协议,项目经营方每年会按照营业额的3%向所有权村集体支付收益分红,这些收益又可以用于水库的生态维护、工程运行等方面,实现水库安全运行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德清县将不承担饮用水水源地功能的小水库、小山塘的生态功能与旅游业发展紧密融合。以象跃、长林坞、劳岭等12座“美丽库塘”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入优质文旅产业,打造出郡安里、象月湖、裸心谷等10多个大型文旅项目,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文体休闲、绿色产业共同繁荣的“共富共美”之路。数据显示,去年德清县水旅产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30亿元。
去年,德清县被列入浙江省区域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并成功完成全国首单水利风景区暨幸福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
记者从浙江省水利厅了解到,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浙江就开始利用水库进行养殖和发电。
浙江在千里标准海塘、百城防洪、干堤达标、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设中,融入了文化广场、公园、公路和商业街区等元素。比如嘉兴市南排盐官枢纽结合盐官观潮城打造了水利旅游风景区;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东港标准海塘结合渔港打造了大排档市场,还依托万丈塘打造“十里海街”,设置特色商业点,通过招商运营举办“海湾之夜”文化节,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舟山市新城万丈塘市民广场夜经济 受访者供图
2023年,浙江省水利厅开展水利工程功能融合、开放共享研究试点,率先打造100个水利工程、100个滨水空间开放共享试点。
浙江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们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及水域的特点,以及开放共享所带来的效应,梳理出分类、分时空开放共享的可行性清单,提出在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行洪通道和水利工程运行控制及维修养护等的空间内,优先开放共享,让水利工程真正成为风景线、聚宝盆、钱袋子,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养提供支持,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