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人大丨钟管镇人大:工业园区联络点助力人才“引育用”
钟管镇是省非公企业产业工******益维护全域试点镇,下辖南舍工业园区(铸造行业专业园)有非公企业232家,产业工人近1.4万人。镇人大结合实际,在南舍工业园区内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以“3+”机制,广泛收集企业及职工各类诉求,破解紧缺急需人才提技增收难题,改善创业创新环境,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安排园区内4名县级、9名镇级企业人大代表轮流驻点园区联络点,并通过“码入户”广泛收集企业和职工问题诉求,定期梳理园区企业各类资源,会同镇经发办通过以企引企、以才引才等形式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汇聚一大批紧缺急需人才。发挥“代表+网格”机制作用,建立设备人才资源库,推动园区企业间资源共享。如,县人大代表李波推动当地引进浙江润博、英迪电器等一大批杭资企业,并把部分厂房租给浙江润博用于开发半导体成套设备项目。今年已先后为园区引进企业6家、机电高级技工21名,并带动吸引了一批博士、高级工程师等高端人才。
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企业、了解企业的优势,整合专业代表、工会、成校等各类资源,园区联络点常态化组织发起“点单”式送教入企、技能比武活动,推动工会制定《钟管镇区域性技能薪酬激励指引》《钟管镇区域性技能薪酬激励集体合同》,为企业劳动者畅通提技增薪渠道。开展“代表·人才一家亲”主题活动,制定《联盟共同行动计划》,促进一线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目前,“能级工资”已覆盖企业80余家,覆盖职工1330余人,3550余名职工享受制度红利,人均年收入增加4720元;通过联合攻坚收获创新成果14个,其中帮助谈敏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取得中频炉用转包装置等发明专利6项,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00万元。
联合青禾公益驻园区联络点开展“代表+志愿者”联动服务,每月一次组织相应专业的人大代表和志愿者进园区开展法律咨询、调解、事项代办等服务,推广困难职工“精准帮扶11策”、在职职工医疗互助,惠及职工近1万人次。围绕企业职工、人才多样化需求,驻园区人大代表用心提出项目化打造 “放心食堂”“暖心宿舍”“开心驿站”等建议,被相关单位和企业一一吸收,努力加以落实。在镇人大的积极助推下,园区内镇产业创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全镇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截至8月底,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80%,将充分改善园区各类人才的科研、办公、住宿和生活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