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数百亩土地以租代征悄然“变身”
河北省近两年发展迅速,许多城市都在实践着“三年大变样”的发展历程。邯郸也不例外,对于住在马庄村原址上的小产权房里的村民来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自己脚下的土地的价值已经扶摇直上。但这些似乎已经跟他们没有了任何关系。
盛夏的河北邯郸显得异常闷热。李绍兴苦着一张脸坐在《中国经营报》记者面前,50多岁的他,黝黑的脸上皱纹丛生。作为邯郸市邯山区马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李绍兴絮叨地向记者诉说着村子消失的无奈,在这个过程中,李绍兴和村子里1000多名村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自己的房子,但得到的补偿却少得可怜。
而更让村民们寒心的是,利用城市化的进程,将村子里的土地一点点“运作”成商业用地,甚至运作成自己公司用地的人正是马庄村村支书兼村长李书田。而身兼村长和商人的李书田,利用城市化的趋势,利用自己“跨界”的身份在土地流转中采取了各种“暗度陈仓”手段。基层权力和商业的勾结使得农村土地在变成城市用地的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的不规范的操作。马庄村便是一个典型的样本。
“你们看看,三年前,这块地还是菜地。”在邯郸市南环路边上,李绍兴指着赵王酒业的大门向记者念叨着。而现在,这块曾经是菜地的地方除了赵王酒业,还有赵王美食城。在赵王酒业的旁边是两栋六层的小产权房,李绍兴介绍,现在村子里人主要住在这两栋小产权房里。赵王酒业连同小产权房大约占去了100多亩耕地。
紧挨着赵王酒业的是邯郸市宽阔的南环路,南环路北边,记者看到了仅存的半个村庄。李绍兴介绍,这就是马庄村的原址,紧挨着这半个村庄的是正在建设的住宅楼群。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另外的半个村庄也很快就会消失在钢筋水泥的楼群中。而这片商住楼群的面积大约在140亩左右,名叫金碧苑,记者在售楼处了解到,一期已经销售完毕,均价为4600元。
往西几百米就是一片公墓,占地约有100多亩。记者在这片公墓的简介里看到,蕞便宜的价格为4500元,蕞贵的价格在42800元。而记者了解到,这片土地用来建设公墓并没有经过村民大会投票的程序。据李绍兴介绍,公墓的经营收入并未惠及村民。
据当地人讲,未来马庄村这片区域将是邯郸市的重点发展区域。记者在邯郸市规划局蕞新的规划图上看到,这条南环路南边将是30米的绿化带。而赵王酒业正是在这条绿化带上。
“村子消失了,村民们却并未得到合理补偿。”李绍兴指出,城市规划中将城中村改造,让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这是好事,但他不能理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土地失去了,房子也失去了,得到的相应补偿却非常少。
尤其让村民们不能容忍的是赵王酒业的占地。赵王酒业是河北省的明星企业,据李绍兴介绍,原先,赵王酒业是马庄村的集体企业。但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如今变成了李书田个人的公司。记者在采访李书田时,他表示,赵王酒业是其自己创办的公司,邯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泽军也予以证实。
然而,记者在一份“注册登记验资书”上发现该验资书“备注”一栏中写明:“该企业原名邯山酒厂,属马庄村集体性质现改为有限公司,附马庄村证明。”而马庄村证明正是李书田本人签署的。
李绍兴告诉记者,尽管现在赵王酒业所在地已经被规划为城市用地了,但在2007这里还是种着菜长着庄稼的耕地。那时候,赵王酒业开始扩建,要占村民的耕地,当时与村民签订的协议是“以租代征”。而当时,很多村民认为,赵王酒业依然是村里的集体酒厂。
记者在一份李姓村民提供的“土地租赁协议书”中看到,从2007年5月份起,甲方租用乙方的土地兴建赵王酒业扩建项目,头部年按每亩补偿5万元计算(包括占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第二年起,由甲方每年再补偿乙方承包地补偿费2000元。据村民介绍,当时有些村民一次性拿到了10万元的补偿。
但是在这份协议上记者发现了蹊跷之处。协议上的甲方并非赵王酒业,而是马庄村村委会,签字人为李书田。也就是说李书田利用村委会的名义与村民签订以租代征的协议,而土地的使用者却是赵王酒业,此时的赵王酒业早已经不是集体企业,而是李书田控股的个人公司了。以租代征实际是一次完美的暗度陈仓。
然而,李绍兴等村民却惊闻赵王酒业二期扩建60亩土地已经拿到了土地证。如果赵王酒业拿到土地证就意味着这块地已经由农用地变成国有建设用地,并且已经属赵王酒业所有。
李绍兴告诉记者,按照赵王酒业所在的地段的商业价值,三年前,其土地出让的价格已经至少在100万元/亩。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土地出让金的20%要返还给村集体。如果按照100万元/亩的价格估算,赵王酒业60亩的占地出让价格至少要达到6000万元,而其中的1200万元应返还给村民,然而李绍兴等村民却并未听闻有这笔款项。李绍兴认为,李书田之所以隐瞒办了土地证的事实是不愿意向村民支付补偿款。
据记者了解,农用地变成建设用地,被征的农用地要先进入当地土地储备中心,由国土资源局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用地单位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费用。但是经营性用地则必须以招拍挂的方式出让,用地单位只有中标才能获得该土地的使用权。
袁泽军告诉记者,赵王酒业的用地手续都是非常齐全的,没有任何问题。并对李绍兴等村民所反映的情况显得很厌烦,称李绍兴对于李书田的举报纯粹是无中生有。
记者随即提出查看国土局存档的土地评估书、土地出让证明、出让进款证明、成交确认书、用于补偿农地的出账单等文件。“这个没有必要吧。” 袁泽军说。之后在记者的坚持下,袁同意让邯山区土地局耕地保护科一个经办这宗土地的葛姓人员接受采访,该负责人的答案却与袁泽军的截然不同:“这块地还没有办理土地证。”
他告诉记者,原先赵王酒业地块的确是耕地,2009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农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批次里的地块。规划是工业用地,但刚完成征地,还没有挂牌,属于批而未供地块。而且,目前,这块地还没有摘牌。当被问及没有供地、没摘牌的土地上为什么会有一家企业存续三年之久,这位葛姓负责人表示,赵王酒业2010年才开始建的,公司是临时搭了个架子。
之后记者在对李书田的采访中,李书田也矢口否认赵王酒业已经办理了土地证。但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规定,土地出让应该是净地出让,也就是上面不能有建筑物,赵王酒业在没有拿到土证时就可以在土地上建厂房显得十分反常。
但一位与李书田打过交道的某企业负责人表示曾亲眼看到过该土地证的原件。“赵王酒业的土地证就在李书田手中。” 李绍兴肯定地说。
南环路南边的赵王酒厂的占地已经让村民们颇为闹心,北边大片的住宅楼正热火朝天地建设着。可拆掉了房子,让出了土地的村民却拿不到拆迁款。据李绍兴介绍,旧村改造的这100多亩的占地,就有自家的土地和宅基地。
关于拆迁款的问题,李绍兴等村民在向检查院举报之后也委托了律师桑圣元介入此事。桑圣元当时曾就拆迁款进行过调查。桑圣元表示,他在邯郸临漳县检查院的调查卷宗里,看到一笔750万元的拆迁款的腾挪过程:先是由负责马庄村房地产开发的乾泰房地产公司与该公司法人代表未连印的妻子和女儿签订了虚假的拆迁补偿协议,由开发公司将750万元补偿款划转到未连印妻女的银行卡。之后,通过这两张银行卡又将这750万元分几次划转到了李书田的女儿李继敏以及另一个女人名下。
桑圣元介绍,在检查院的笔录里,办案人员只是找了几个村民进询问,问对方是否拿到拆迁款,其中一个村民出示了收款条,并称拆迁款项自己集资进了赵王酒业。
旧村改造过程还占据了一些村里的集体财产,李绍兴介绍,原头部生产队的牲口棚约750平方米,房屋20余间,按村里赔偿标准每平方米6000元,共计450万元。这部分钱应该归村集体所有,但这部分补偿款具体用在什么地方,村里也没有任何公示。
记者就以上问题向李书田进行求证,他表示,村民的举报都是无中生有。检查机关没有立案就是证明。
河北省近两年发展迅速,许多城市都在实践着“三年大变样”的发展历程。邯郸也不例外,对于住在马庄村原址上的小产权房里的村民来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自己脚下的土地的价值已经扶摇直上。但这些似乎已经跟他们没有了任何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