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雷甸镇:擘画美丽新篇章绘就共富新图景
浙江在线日讯(通讯员 唐莹莹)沿着304省道一路向南,道路两旁,商品房、安置房、农村别墅、公园广场……拔地而起,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很难察觉出城乡之间的边界。在共同富裕的新赛道上,德清雷甸加速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用心擘画美丽共富新图景,不断推动城乡一体更融合、绿色底蕴更鲜明、治理体系更现代、精神文明更富足。
生活美:城乡一体 托起百姓“安居梦”
“以前我们和企业混居在一块儿,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现在搬过来后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大家日子过得更有奔头。”雷甸镇塘北村村民姜国忠说。今年3月,运河新苑安置小区三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顺利完工,103户村民全部完成搬迁入住。
雷甸镇塘北村工业园区内的“城中村”涉及8个村民小组,一直是制约“美丽雷甸”建设的瓶颈。为着力解决园区内企业与农户混杂带来的各类问题,2016年底,该镇启动了塘北村工业园区农房搬迁项目,并在工业园区东面建起了名为运河新苑的安置小区。
走进运河新苑,只见一幢幢崭新的三层别墅排列整齐,周边绿化、停车场、健身步道、篮球场等公共设施配套完善,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次搬迁项目通过把城中村改造和拆迁相结合,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新空间,同时也圆了塘北村民们的‘安居梦’。”雷甸镇塘北村党委副书记沈国强介绍,后续塘北村将做好长效管理并打造休闲空间,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雷甸镇在经济发展按下“快捷键”的同时,产业新城正加快向北区延伸。在“产业规划引领三改一拆,三改一拆助推产城融合”理念的推动下,今年9月,雷甸村宋家埭片区新农村建设征迁项目房屋拆除工作正式启动,36户农户将并入新的安置区块,4个老旧厂房也将一并拆除,可腾出180多亩土地,一个集商场、住宅于一体的高品质北区新城渐成气候。
环境美:“靓颜工程” 绘就城乡新画卷
“自从河道进行了整治,河水变得清澈见底,还要建设依水公园,村民们以后能享受到休闲娱乐的场所,别提有多开心了。”看着眼前碧水潺潺、栈桥蜿蜒的场景,雷甸镇和平村的村民们无比欣慰。
“目前,雷甸镇十字港工程已完成清淤1.8万方,叠石护岸1.66公里,砌石及生态护岸0.8公里。”雷甸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马海荣介绍,十字港项目将打造一个集防汛、生态、休闲、景观为一体的水系景观带,项目建成后,将增设游步道、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为附近老百姓提供一个家门口的水畔公园。
围绕美丽城镇整体规划布局,雷甸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发展新格局,把村庄道路改造、沿线绿化提升、村落停车场新建等作为建设重点。今年以来,已累计完成村庄道路改造1.5万米,新增绿化景观6000平方米,建成村落停车场35个。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的同时,持续推进三改一拆、环境卫生、两路两侧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
产业美:赋能乡村 奏响共同富裕协奏曲
“目前整个农庄接待中心建设是这样规划的,这里是接待区、这里是餐区、这里是住宿区。”王恩超拿着规划图不停地比划。用他的话说,这段时间他就是一个“旋转的陀螺”,因为雷甸镇杨墩休闲农庄即将迎来新面貌。
杨墩休闲农庄对雷甸镇来说是面向长三角旅游的“金名片”,而对王恩超来说,则是他的终身事业。“我们现在的农庄是2003年建的,这个农庄也运营快18年,你看这些设施都老旧了,有些规划也不是很合理,跟不上潮流了。”王恩超告诉记者。
近年来,乡村游成为假日旅游主旋律。雷甸镇的杨墩休闲农庄赶上了这波红利,每年枇杷采摘季,杭州、上海及周边的旅游络绎不绝。“现在就在等施工许可证了,一拿到,我们就会立马施工,整个项目投资将在6000万左右。”王恩超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建成后的杨墩农庄接待中心是一个集接待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综合体。
“接下来,雷甸镇将深入提炼良渚文化、运河文化、枇杷文化等文化符号,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综合带动大、市场前景广的文旅融合IP示范项目,探索经济社会与文化保护良性循环模式,奏响共同富裕协奏曲。”雷甸镇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