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商务局打好“招商组合拳”推动招商引资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德清县商务局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好“招商组合拳”,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一是打好“搭台唱戏拳”。广泛利用云端平台,推进云招商、云签约。3月27日成功举办了一季度云端集中签约暨生物医药产业(北京)网络招商推介会,“云上”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约93亿元,包括外资项目14个。6月中旬还将举行首届湖州商品交易会暨德清投资贸易人才洽谈会,计划签约产业项目76个,其中亿元以上37个。
二是打好“蹲点撒网拳”。全面落实“一把手”每周外出招商机制,共选派100名专职驻点招商干部,打造1名领导干部带2名中层干部配3名年轻干部的“123”梯队,有效形成“北京、上海骨干常驻”“苏州、温州、杭州队伍常去”“广州、深圳全域覆盖”的招商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已累计考察企业6000余家次,新增在手在谈亿元以上项目200余个。
三是打好“集中火力拳”。全面梳理在谈项目清单,针对重大项目由县领导牵头成立7个工作专班,确定32名“项目承包人”,定期召开推进协调会,针对项目洽谈推进过程中的土地要素、支持政策等问题,头部时间制定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已推动南方泵业、陕西雷神、山虎集团、杭州骏跃等一大批优质项目顺利落地。
四是打好“以商引商拳”。起草并出台了招商新政,进一步加大“以商引商”奖励力度,广泛动员企业当“招商红娘”,对提供有价值信息、协助引进“大好高”项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蕞高可达500万元的奖励。今年以来,已奖励“招商明星”14名,“招商大使”7名。经企业推荐,已引进了浙大涡轮研究院、泵产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AI智能机器人净化器项目等6个项目。
五是打好“延链补链拳”。探索“4+N”招商新机制,聚焦浙工大、省儿保、智能生态城等重大平台以及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四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招引一批延链补链项目,着力17个产业配套项目。
六是打好“拎包入住拳”。与华夏幸福产业新城、香港头部产业集团及县高新集团、建发集团等国有平台合作,采用“工业上楼”、“标准办公楼”模式,推出可“拎包入住”的标准车间60万平方米,标准行政办公楼40余万平方米。经政企合力推动,目前已有德清优物链、美团、智慧物流平台、智能房车控制平台等21个项目进驻办公。
七是打好“退二优二拳”。推进工业平台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整合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等三大主平台要素指标,盘活砂村万亩平台,腾挪发展空间5000余亩,有效保障鼎翼无人机、长三角(研发、智造)总部基地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开工需求,预期将带动新投资30亿元以上、亩均税收增加25万元以上。
八是打好“企业挖潜拳”。抢抓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与疫情期间惠企政策的“窗口期”,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产能,成功挖掘可入库技改项目37个。如在得知诺贝尔瓷砖计划实施陶瓷生产线技改项目后,头部时间************,全程代办审批手续,仅用两天就完成预评价申报,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九是打好“盘活存量拳”。从“保用地、保发展”的高度抓全域土地整治,推动全县各镇、平台进一步高效盘活存量用地,积极招引城市经济等新业态项目,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城市经济新业态项目17个,如乾元镇利用仿古建筑“集古斋”打造德清古玩城,在闲置的交通大楼开建企动盈众创园等。
十是打好“画龙点睛拳”。在规划建设产业平台过程中,全面完善各类生活配套及相关基础保障,着力消除项目投资方“钟摆效应”。今年以来,积极推动各镇、平台引入社会资本,新建银泰、银河城市广场等商贸综合体及各类人才和职工公寓,并积极推动城南体量较小的地块用于其他商业开发,持续提升投资吸引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德清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